2024年08月22日
第05版:

泗水县

激发传统村落潜能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泗水县圣水峪镇海波甘薯脱毒种苗扩繁基地种植的数百亩地瓜迎来了新收获,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通讯员 鲍清华 摄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徐文 刘凤娇)近年来,泗水县大力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引进专业人才、活化传统民居等,在保护传统村落与推进乡村振兴上双向发力,将传统村落的美丽风景变成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统筹谋划,高标准编制村庄保护规划。在广泛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村庄实际,编制《泗水县泗张镇桃源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23—2035年)》,明确了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及规划范围。充分利用村庄自然地形地貌,根据村庄资源和区位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打造出一幅“小桥流水桃源人家,花街石巷民俗新村”的美丽画卷。同时在村内建设艺术写生基地,每年吸引众多艺术家到来,描摹、宣传乡村风景、风貌,形成集“吃、住、游、购、娱、学”为一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设计下乡,为传统村落保护注入专业力量。组织引导规划、建筑、测绘等专业人才,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共同缔造、传统建筑修缮等工作,通过设计下乡,让设计更接地气、更符合村情民意,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内生动力。同时注重挖掘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的乡土人才,让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特有的技艺不失传。

创新模式,活化利用传统建筑和传统民居。活化老屋流转修缮机制,由村委会向村民流转承租村内老屋15年或20年,聘请传统建筑工匠,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更新、微改造方式,提升传统民居建筑风貌,活化利用为民宿、书屋、艺术工作室、社会实践基地等,实现了传统民居保护、农民就业增收、传统技艺传承的多方共赢。

提升服务,打造传统村落特色旅游。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内核”,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积极打造特色原创旅游发展新格局。以节庆活动为抓手,成功举办21届泗水桃花旅游节,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赏花、踏青、览胜,累计游客达30余万人次,带来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同时,以剪纸、雕刻、木工艺品、手工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乡艺”;以手工煎饼、农家笨鸡为代表的美食唤醒游客的“乡味”;以具有本地风土特色的石头房屋展现传统“乡筑”,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泗水县将持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不断推进村庄活化利用、以用促保,进一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内生动力,使传统村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24-08-22 泗水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169.html 1 激发传统村落潜能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