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从多方面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部署,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实现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维护国家安全、确保长治久安,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决定》部署国家安全领域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已有制度,在新领域新实践推进制度创新,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护安全保稳定。
《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基层基础这一本源,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薛聪说,市委政法委将进一步深化平安济宁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场地建设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度化、中心运转规范化、矛盾调处法治化、信息系统智能化”,建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功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济宁样板。
公共安全无处不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决定》提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出台全国首部地市级基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创新实施基层应急救援站建设;高标准建成集“物资储存、队伍训练、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市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综合仓库;搭建“通信前突车+大型应急通信指挥车+物资装备运输车”3车编组的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培育涵盖矿山、矿山钻探、危化品、防汛抗旱、内河航运救援等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支、省级队伍6支;摸排建档全市应急救援物资装备442种649.3万件(套)……近年来,济宁市应急管理局在健全处置保障体系上下了不少功夫,找准发力点、把握突破口,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持续强化提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练就应急救援真本领、硬实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市应急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才文说。
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护安全保稳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郭继歌表示,市公安局将聚焦人民群众对平安品质的更高期待,突出政治建警,引导全警坚定理想信念、熔铸忠诚警魂,坚定不移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聚焦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升级优化“三个在前”护航品牌,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质效。聚焦深化公安改革,创新构建以“情指行”一体化为牵引,以大侦查、大防控实战“两轮”为驱动的“一体两轮”新型警务主战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坚决扛牢维护社会稳定、守护群众安宁的职责使命,为现代化强市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