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记者 宋娜)7 月 26 日,我市召开“县市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泗水专场),介绍泗水县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果。
泗水甘薯全产业链产值高达 60 亿元;成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冻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甘薯深加工基地;打造了全省首个实体化运作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启动“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胜日寻芳泗水滨”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伴随着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之最”,泗水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顺次呈现眼前。
乡村振兴是泗水的特色,也是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泗水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从高点定位构建“一区一带”全域乡村振兴格局,到因地制宜推进“百区千村”示范片区建设;从特色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到夯实基础探索构建乡村善治体系,泗水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和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泗水县扎实推进‘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勇扛农业大县责任,推进乡村全域振兴、全面振兴,全力打造泗水乡村振兴‘升级版’。”泗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泗水县科学编制系列规划文件,完善政策体系与制度框架,高标准打造“一区一带”乡村振兴格局。其中,南部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以乡村文旅产业引领,圣水峪镇、泗张镇、济河街道联动发展,成效显著。北部泗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依托泗河水系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南部示范区遥相呼应,形成全域振兴大格局。
如今,泗水县“百区千村”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展现,一批支部强、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村庄在泗水大地星罗棋布。在特色发展方面,泗水持续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其中,甘薯特色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产业规模与效益不断提升。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并通过举办乡村文旅节事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0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3000余万元。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薯类及淀粉制品、粮油制品、肉类加工制品、果品饮料加工为主导的四大类农产品加工集群,先后引进了味珍、娃哈哈、鸿润、盼盼、华颂、陈村等过亿元项目,培植了利丰食品、圣地甘薯、锦川花生等本土骨干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2.7%。
在人才引进方面,泗水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通过“政府支持+平台孵化+联农带农”的模式,吸引招募有情怀、有活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合伙开发乡村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通过人才下乡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路径。截至目前,累计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286人,落地合伙项目136个。
此外,泗水县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乡村善治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健全“热线+网格”“每月一题”等10项措施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涌现出“老贾说事”“三色胡同长”等一批基层治理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