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第01版:

金融“活水”润沃土

——我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王粲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

带着扎根孔孟大地、服务经济发展的金融使命和责任,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提升服务质效、优化金融环境、创新金融产品,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勾画出一幅昂扬向上的数据图谱——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增幅9.92%,居全省第1位;组织96场次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为670个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340.32亿元;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167.97亿元、贷款余额350.03亿元……

信贷投放提速增效

激活金融服务“一池水”

为激发各市级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力度,今年,市金融办组织开展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双比双赛”活动,引导全市27家市级银行机构“比信贷投放,赛各项贷款增量增幅;比贷款结构,赛重点领域贷款投放”,找准信贷投放重点,加大对上协调争取力度,争取更多信贷资源向济宁倾斜。

通过大竞赛、大比武,各市级银行机构纷纷创新推出特色鲜明的金融产品,制定专属融资方案,助力企业需求与资金供给精准对接,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企业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工商银行为嘉祥洪润电碳有限公司精准制定服务方案,为企业开通了“e贴”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线上票据贴现2亿元,并通过向上级行争取,6月份又以优惠利率向企业发放流动性贷款2500万元。广发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税银通”2.0,在线为申请产品的企业客户实现精准画像,搭建企业客户线上化风控体系,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问题,截至6月末,已服务客户50余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亿元。邮储银行持续加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信贷产品体系,已为夏粮收购户投放贷款近3亿元,为我市“三夏”生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重点领域不断发力

畅通经济发展“大动脉”

“在企业最难的时候,金融办组织银行到我们企业,给我们提供了贷款,保障了园区工人的权益。”山东省齐驱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该公司为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园提供了超1500人的工人劳务支撑,并担负着工资预付工作,急需流动资金。汶上县金融办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在全市政金企合作对接汶上县专场活动中,组织带领银行机构到齐驱汽车等企业实地调研对接,其中邮储银行汶上支行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及用款需求,为其配套了线上小微易贷抵押产品融资方案,仅用了一周时间就为其授信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

此类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让全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企业跨越“金融鸿沟”,实现信贷投放“量质齐升”。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常态化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搭建多方信息共享、互信共赢的交流合作平台,市县累计开展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银企对接等活动96场次,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为670个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340.32亿元。建立房地产领域贷款定期调度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1681.85亿元、比年初增长0.06%。强化政策性银行对接争取,今年累计为全市18个项目审批贷款98.35亿元,为63个项目发放贷款85.67亿元。创新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按揭渔业信贷服务模式,选派金融干部到县市区挂职金融副县长、副镇长,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560个(人),提供信贷支持81.29亿元。

助企攀登持续深化

精准铺设企业“前进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制造强市首位战略,我市金融系统靠上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攀登进阶。

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攀登计划领军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以绿色稀土资源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年处理3.6万吨稀土废料的生产能力。

“我们在走访时,了解到该企业存在融资和质押矛盾的问题,便积极与企业沟通,希望为他们提供资金后盾支持。”济宁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双方深入沟通,济宁银行为其量身制定授信方案,解除企业股权质押,调整授信产品结构,同时为企业新增授信3000万元,授信总额达1.3亿元,融资利率由5.7%降至5.2%,精准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我们聚焦制造强市建设,深入开展了‘金融助企攀登’活动,为全市1136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和包保联系人,引导主办银行为包保企业提供信贷、结算、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积极协调解决融资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助企攀登”活动搭建了金企交流平台,在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需求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同时,还为企业制定专属融资方案,提供更优的金融服务,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今年以来,全市银行机构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167.97亿元、贷款余额达350.03亿元。

金融伙伴机制完善

拓宽共同发展“朋友圈”

“华夏银行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拿着合同上门为我们签了这笔贷款,利率低、效率高、服务好,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问题。”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负责人祁彩振说。祁彩振所说的专属金融服务,是华夏银行利用金融伙伴机制为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办理的一笔18亿元的贷款业务。

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周转资金短缺的问题。作为金融伙伴银行的华夏银行在走访时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其列为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项目,开通快速审批通道,申请利率优惠政策,截至6月底,已为该项目投放8.41亿元贷款。

金融伙伴机制是我市引导各金融机构由“坐商”向“行商”转变,分层分类提供精准对接服务的政策。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协调全市金融机构为省第一批“加速跑”融资项目一对一配备金融伙伴团队,为更多产业和项目提供多层次、广泛、有效的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打造了济宁金融服务特色品牌。截至目前,金融伙伴团队已实现61个省推送项目对接全覆盖,为其中10个项目解决资金10.69亿元。

奋进之姿,书写精彩答卷;实干之举,结出累累硕果。如今,全市金融机构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增强,金融服务监管有力有效,改革创新活力持续激发,开创了金融加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4-07-28 ——我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307.html 1 金融“活水”润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