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第02版: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星火成炬”社会治理体系

这个社区为居民奔波忙碌

■本报记者 梁琨

“太高兴了,我们的住房终于拿到了不动产权证。”近日,任城区观音阁街道火炬社区华艺南小区居民陈先生难掩内心的激动。

前不久,包括华艺南小区在内,火炬社区所辖7个居民小区的529户居民都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这里的居民楼多是工业性质用地的‘厂宿一体楼’,存在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火炬社区党委书记杨永利说。

“华艺南小区是东方灯具厂的职工宿舍,仅有一栋楼房,生活着不到60户居民。”杨永利说,在火炬社区,像华艺南小区这样“厂宿一体楼”的居民区就有10多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渴望改善用水、用电、燃气、暖气等基本问题。

2019年火炬社区成立,同年9月,杨永利与另外3名同事组成的社区党委正式运行。社区首要解决的就是居民们的基本民生问题。

“收集完善各项手续是关键。”杨永利说。自山东省对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出台指导意见后,他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摸排工作。

“所有的手续办理都需要原开发单位和居民的同意。20多个居民区大多数是独栋,而且布局分散。最大的难题就是,有些开发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经济效益不好,很多居民房都被租赁出去,还有一些是空户根本找不到房主,工作很难推进。”为此,杨永利想方设法跑部门、找熟人,找企业老板协商,从收集开发建设资料和居民个人买卖合同,到完善工程竣工和消防等手续,他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攻破一个又一个难题,于今年初累计为7个居民小区的529户居民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还在稳步推进中,下半年将有更多居民拿到不动产权证。在杨永利看来,如何更好地服务居民才是关键和长远课题。

“火炬社区成立时间短,居民小区分散,个体、小微企业多,虽然管理难度大,但人才也多,更不乏热心人士。日常生活中,有不计个人得失为困难家庭送温暖的企业家孙恒;有不论社区大小事,只要招呼一声就会到场的志愿者石英道、刘健健、吴刚……他们就像点点星火,散发着光和热。”杨永利向记者细数着社区治理过程中涌现出的“能人”们。

经过5年的运转与摸索,火炬社区已逐步构建起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服务共用、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治安联防、志愿联做的“星火成炬”社会治理新体系。

2024-07-21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星火成炬”社会治理体系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6694.html 1 这个社区为居民奔波忙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