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王维维)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微山县鲁桥镇打破“就村抓村”的固有思路,强化统筹思维,成立仲家浅村、鲁桥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推动村党组织由“单一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
组织联建“聚沙成塔”,红色引擎“聚合力”。鲁桥镇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富带穷”的工作思路,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规划衔接,成立联合党委,构建“镇党委—联合党委—村党支部”组织链条。选优配强联合党委班子,制定各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确联合党委联建事项和重点内容,确保上下贯通、凝聚合力。每周召开重点工作复盘会,每月召开联合党委联席会议,组织联建村外出观摩学习,实施联合党委后备人才互学互育互用新模式,通过“头雁+雏鹰”,激活班子成员合作效能,推动各联建村党组织互促互进。
产业联育“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添动力”。将产业发展作为实施“跨村联建”的重要支撑,发挥好仲家浅村“黄牛养殖”、南王村“现代农业”、湖东村“乌鳢养殖”等中心村的产业优势,采用传技术、育人才、帮建设等方式带动其他联建村产业发展。发挥好联合党委统筹协调的作用,深挖片区仲子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开发乡村精品一日游,打造仲子文化书籍、葫芦烙画等文创伴手礼,整合各联建村香油、鱼排、咸鸭蛋等农副产品,共创示范片区“乡字号”产品品牌。进一步挖掘各联建村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党员致富能手,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发展,培育联合党委致富带头人25名,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富民原动力”。
治理联抓“区域共治”,共商共建“增效力”。积极构建“一核引领、片区联动”的乡村治理模式,由联合党委指导各联建村根据实际优化服务网格,形成“联合党委+联建村党组织+网格”的治理体系。建立“大事共商、难事共议”的议事机制,以联合党委联席会为平台,组织党员共同商议。统一制定联建村村规民约、红白事细则,打造“村头夜话”“凉亭议事”等村民议事平台,累计解决村民问题37件。定期开展“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选树各类先进典型40余人。建立联合党委“查、调、跟、访”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机制,联合开展矛盾调解,促进和谐稳定。
服务共建“联动联办”,资源共享“拓引力”。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持续提升片区内各联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属性,以“一老一小”的民生需求为切入点,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四点半课堂”,由联合党委常态化组织开展便民理发、义诊、文体娱乐等各类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在片区内原自然村办公室设置5个便民服务站,制定《联合党委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完善20余项村级事务“便民代办”服务流程。整合片区内联建村志愿服务力量,组建8支“联合志愿服务队”,打破地理区域限制,跨村开展助老助残、文明劝导、政策宣传、协助三夏生产等志愿服务,推动服务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