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孙靖然 任兰柱
7月9日到10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一行来到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双方就科研平台与创新团队建设、品种选育和转移转化、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大豆研发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在万州期间,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龙沙镇黄金村和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农科院甘宁基地,听取村干部及农技工作人员对大豆种植模式、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等情况的介绍。“今年黄金村投入300余亩土地作为实验田,和三峡农科院合作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从效果来看,去年和今年种植的大豆,品种不一样 ,效果也不一样,良种明显要比本地品种产量高得多。明年我们计划再和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新的实验品种合作,相信能有更好的提高。”万州区龙沙镇黄金村党支部书记范鸿江说。
俗话说,“千里麦、百里豆”,指的是大豆作为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品种能适应的地区范围较小。调研过程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豆品种在万州的种植表现和应用情况,引起了专家组一行的极大兴趣。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继存说:“实验证明,我们的品种可以拿到万州来种,比如早熟的品种可以拿到万州当春播品种,一些晚熟的品种做夏播品种。”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双方对大豆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双方就如何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团队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未来的合作方向达成了初步共识。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智念说:“我院和济宁市农科院深入合作,开展大豆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与济宁市圣地种业有限公司开展新品种联合鉴定及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500亩,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今后,不光在大豆方面,我们还要从玉米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合作,做到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李继存说。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济宁协作万州挂职干部工作组组长张同法说:“我们挂职干部工作组将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两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技术、资源、产业等优势,促进多学科深化合作,推进鲁渝协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