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屈昂)近日,在嘉祥县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纱梭飞旋,机器轮转,洁白的棉花纺成一簇簇纱线。“目前,我们的产品最高强度可达到1000多厘牛顿,比同等粗细的钢丝强度还要高,既环保又节能,产品供不应求,我们一季度就生产了50多吨。”圣润纺织纺纱厂厂长李丽侠说,企业已开发出导电腈纶纱、阻燃腈纶纱、石墨烯功能性腈纶纱等近10种工业纱线。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
圣润纺织是嘉祥县一家生产、研发腈纶混纺纱线的纺织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服装、生活制品等领域。今年一季度,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强腈纶工业用纱全面量产,用它织出的防护隔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等领域,仅此一项一季度便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从服装纺织到工业纺纱,转型的背后是当地政府不断推动企业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近年来,嘉祥县强化要素保障,启动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实施技改项目,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升级产品品质、生产技术,助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环保材料,储能、特殊工装都需要用到工业纱线,腈纶纤维的市场持续性非常好,而且技术含量高,全国很少有企业能规模化生产,所以附加值非常高。进军这个市场,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圣润纺织总经理贾同旭说。
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工艺,圣润纺织公司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研发和技改,大量的资金投入,让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当地政府在了解企业情况后,第一时间靠上服务。“我们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帮助企业积极对接西安工程大学,解决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难题。同时,帮助企业积极申报技改股权融资以及技术创新研发补贴等政策,累计对上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助力项目快速上马。”嘉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海新说。
今年以来,嘉祥县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增加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共储备工业技改项目93个,数量列全市第一位,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