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2日
第04版:

“微阵地”汇聚“大能量”

■本报记者 张彦彦

“ 大家先剪一段泡完水的玉米皮,对折后把两端粘起来,另一端撕成细条,花蕊的样子就做出来了……”在微山县驩城镇土楼村的“巾帼共富”微家里,非遗传承人王静正带领十余名妇女制作手工编织花。在微山县妇联的支持帮助下,驩城镇土楼村乡村文创工作室成立了“巾帼共富”妇女微家,并选聘“致富领头雁”代表担任“微家长”。微家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辖区妇女及外来游客开展非遗手工艺品编织、书香阅读、绘画创作等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广了手工技艺,还带动100余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在“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妇女微家,由54名群众基础好、善于沟通的热心妇女担任微家成员,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一个“说话、讲理、议事”的平台。“通过微家,我们吸纳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力量共同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帮助化解家庭矛盾,创造一个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环境,真正把微家建成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窗口。”微家长商玲说。

每周日上午9点,昭阳街道新建村“家教润心”妇女微家里都会热闹起来,30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准时“赴约”,共同阅读国学经典、滋养良好家风。目前,国学课堂已成为这里的常态化特色服务项目,该微家还根据妇女儿童需求开展才艺辅导、心理咨询、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微家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效率。

近年来,微山县妇联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引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路径,链接维权服务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基地、民俗文化馆、研学基地等资源,多领域、多形式打造维权关爱、创新创业、家风家教等不同功能的特色微家,并明确了微家“四个一”建设标准,即“固定一个微阵地、明确一名微家长、开展一系列微活动、健全一套微机制”。探索实施“领头雁”带建帮建工作法,以贴近妇女儿童需求的特色活动来更好地履行联系、服务、引领职能,推动“有事找微家、活动在微家”成为妇女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习惯,实现联系服务妇女儿童“零距离”。

2024-07-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6007.html 1 “微阵地”汇聚“大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