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周广慧)在任城区唐口街道,现今流行着“三小”经济,就是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根据实际大搞小购销、小打工、小种养的“三小”经济,鼓励农民“力所能及”鼓起钱袋子。唐口街道近六成的农户都拥有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等运输工具。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在城里乡间巧做贩销生意,面对城乡需求的不断增加,利用各大集市和小店铺,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做“小买卖”,改变农村群众“靠天吃饭、种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如今,唐口街道共发展620余家生产、生活用品代销店,活跃着1100余名购销经纪人。
唐口街道还利用本地企业多、项目大和临城优势,根据不少厂家和企业生产季节性强、需要大量的临时工人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农民在农闲时节走进商业店铺和各民营企业车间打工。这些人在干好自己农活的同时,又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季节性用工难问题。目前,全街道已有近2万多名农民成为企业“短工”。通过“小打工”,每人一年下来可增收2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农村“农闲人更闲”的状况。
发展庭院经济是发展农村副业的一个创新,唐口街道在鼓励农民发展生态种养的基础上,采取典型示范、加大推广等措施,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庭院经济发展瓜菜、手工加工业以及小规模的养殖,并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把美化庭院和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方寸之地真正变成农民创收的“小银行”,“小银行”的年储蓄额平均每户能达到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