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9岁的我从学校毕业后就做了一名档案兼职管理员。尽管事先对档案管理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走进神秘的档案室时,我的心中还是五味杂陈:简陋的档案室里摆放着老式陈旧的铁皮柜、木头柜,柜子里堆放着已经发黄的、写满字迹的纸张,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有的书钉已经生锈。盯着那一摞摞厚厚的纸片,坚定的信念不允许我轻言放弃,从此我便踏上了艰难的“归档之路”。一页页、一份份的“宝贵财富”用手用心装订成册,一卷卷一排排地摆进档案柜。档案,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也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争做一名优秀兰台人的理想与现实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做一名优秀兰台人,必须坚定信念,深怀敬畏之心
我崇敬这份工作,因为它能“对历史负责”;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能“为现实服务”;我理解这份工作,因为它将“替未来着想”。没有哪一项工作可以像档案工作那样穿越时空、横贯古今,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初为档案管理员的我立下誓言: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要从档案中“挖宝”,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的伟大历程中回顾“从哪里来”的初心密码、思考“到哪儿去”的使命担当,坚定信仰信念,在平凡岗位上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创造非凡。
档案虽小有文章,馆藏档案知春秋。这是千千万万档案人的真实写照。他们肩挑背扛翻山越岭,守护党的机密文件;他们伏案台前深思熟虑,深入解析历史档案;他们置身库房加班加点,认真开展库房巡检和档案抽检;他们值守窗口服务群众,认定关系、社保、工龄,助力百姓权益保障。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是我们的代名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矢志不渝,扎根兰台终不悔。
今天,在我的眼中,档案已不是一卷卷无生命的纸页,不是生命中形同路人的过客,而是我人生路途上邂逅的相知相依的伴侣,是能够开启心智的良师益友。
做一名优秀兰台人,必须立足岗位,树立奉献理念
2012年,我被调任到县档案局(馆)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量大、人员少,面对肩上沉重的担子,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不急不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努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几年来,加班加点是常事,对待工作,我总是身体力行,要求科室人员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办公室是一个综合工作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桥梁和纽带。办公室主任处在档案馆工作的枢纽位置上,担负着“三服务”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我牢固树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中,我处理好“四种关系”,争当“四员”。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到位不越位、超前不抢前、献策不决策、出力不出名。争当“四员”,即当好参谋员、协调员、服务员和督查员。多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几次带病坚持工作,从无怨言。
兰台人是否先进,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兰台人的先锋形象能否体现,不仅在于要有先进的理念,更要有为民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档案工作很平淡、很单调,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尽管如此,我更将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记录好现在的每一件事,给历史的天空添一颗星;整理好每一份文件,给历史的大海加一滴水;管好每一份档案,给历史的厚土栽一棵树。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让自己的生命闪光!
做一名优秀兰台人,必须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素养
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在学习方面,我始终坚持一句格言:“不放弃努力本是我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我的职责。”知识无止境,学习更无止境。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得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一直以来我在学习上从未敢松懈,有科学的规划,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坚持努力刻苦学习,具备了较强的档案管理水平,并乐于帮助其他同志,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后工作中,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苦练内功。一方面要做到“博”,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拓展横向知识面,着力打造能力和素质的“升级版”;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深钻细研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真正成为“行业专家”。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投身档案工作,才能无愧于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才能无愧于档案人的光荣称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不忘初心,才能更加扎实地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才能更加深入地融入时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