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7月7日讯(记者 鲍童 杜文闻)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7月6日晚到7日,我市出现明显降雨过程,市气象台于7日下午3点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
“7月6日11时至7月7日1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62.9毫米,最大降雨点泗水杨柳257.2毫米,最大小时雨强曲阜姚村85.9毫米。全市今年累计降水量311.2毫米,历年同期268.5毫米。”市气象台台长赵京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气象台2024年7月7日11时20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强对流黄色预警,15时00分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预计7日下午至8日白天,我市仍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平均累积降水量50至100毫米局部15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50至70毫米,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8至10级局部11级,局地可能出现龙卷。
“此次过程累积雨量大、短时降雨强,低洼地块和路段将出现短时积水或内涝,需要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和农田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赵京峰说。
为应对强降雨天气,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交警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大队针对本辖区情况,实时调整警力部署,在关键路口、路段安排警力值守,及时处置各类交通异常情况,并安排部署警力在主城区的18个下穿式立交桥涵进行值守。“我们在辖区易积水点、下穿式桥梁易积水点等位置设置警示牌,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中大队副大队长高修磊说。
为及时掌握路面积水情况,市交警部门还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加强指挥调度,组成60人机动队,根据雨情随时出动。“指挥中心强化研判分析,通过气象预警、群众报警、视频巡查、路面巡逻等各个方面加强路面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天气路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巡查大队副大队长刘长源说。
与此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在主城区定点布防18个点位,23台车辆、970余名防汛网格员,防止城区道路积水。
“接到城防指预警,7日我们一共出动了9台泵车,主要负责市直10条道路。”市市政园林养护中心设施管理所副所长薛晶介绍说。在位于火炬路与求贤路的一处易积水点,出动了两台500立方米的泵车,每小时排水1000立方米。
据介绍,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城区45处下穿式立交桥涵逐一配备阻车杆,加装提示牌,并安排近300名包保人员值守,确保行人安全。市市政园林养护中心泵站管理所火车站立交桥泵站站长孟子明说:“我们主要负责火车站立交桥下排放积水,现在泵站人员已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