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任务,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回顾新时代以来济宁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征程上,全市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大力度、奋勇争先,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充分利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办法和手段破难题、促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突出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探索推出更多有济宁特色的创新经验,不断增强济宁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要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增创新优势。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要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济宁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我们要抢抓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机遇,创新突破港产城融合发展,全力建设“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深化河港、陆港、空港高效联动。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黄河国家战略等重大战略,加快构建物流大通道,实施高质量招商引资,建设新平台,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高质量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征程上,让我们牢记嘱托,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不断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济宁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