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第03版:

加速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

■李忠顺

近期,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成为舆论焦点,可见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进入场景,进而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算力中心作为提供大规模计算能力的设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应用人工智能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环境监测、优化公共服务等。人工智能还可以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算力基础设施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够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数据生产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二是算力存力需求大、需适度超前布局。

目前,我市已具备发展算力中心的产业条件,优势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市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现已建成数据中心46个,其中省级新型数据中心10个,培育了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济宁移动大数据中心、京东IDC大数据中心等重点数据中心,为算力中心提供了数据支撑。我市是煤炭大市,电力资源丰富,建设中的宁德时代光伏发电项目更是为算力中心提供了绿电资源。我市正式提出了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的思路并编制了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二是落地了一批算力中心项目。高新区华付、嘉祥鹏博士、汶上哈希算力中心、济宁移动鲁南算力网络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全部建成后算力将达到11000PFLOPS;山东华付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济宁智算中心、华付AI解决方案中心、华付AI设备生产中心三大板块;济宁移动鲁南算力网络中心项目2024年7月将完成第一批次1045个标准机架建设;嘉祥(鹏博士)智能算力中心入选全省重大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AI大模型训练。三是规划引领。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今年1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

优势的背后也应看到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山东规划了“2+5+N”一体化算力网络布局,即济南、青岛2个核心区,淄博、枣庄、烟台、临沂、潍坊5个集聚区以及N个边缘数据中心,济宁没有进入核心区、聚集区;二是济宁区位优势不明显,在人才招引、交通物流方面存在短板。

算力中心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大对算力中心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要积极投入技术研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算力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济宁市大数据中心)

2024-07-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5616.html 1 加速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