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第08版:

浅谈思辨课堂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济宁学院附中高新区校区 边玉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思辨课堂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思辨课堂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以期为小学教师开展思辨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传统教学,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与文本发生意义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做法,与教育发展趋势相悖。进入新时代后,在“双减”政策和“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是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文本发生直接的、有意义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出发,把学生置于一个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基于统编教材立德树人、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的编写特点,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陪伴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有效的思辨,如何让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反思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从容表达,是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源点追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小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尤为关注的焦点,而思辨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标的核心导向,是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可评价的基础上,以教师结构化、情境化的教学,引发学生结构化、情境化的学习,使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知行合一,举一反三,最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与一般核心素养。思辨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推理和质疑的一种教学模式。思辨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思辨课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思辨课堂中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通过提问、追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思辨课堂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推理和评价;思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思辨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启发。

思辨课堂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辨课堂中,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创设有利于思辨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思辨课堂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同时,教师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2.0等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持续的反思和评价。在思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持续的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教师通过观察、对话、作品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和素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和素养,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表达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能够秉持公正、客观、理性的态度。

思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时代要求,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思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学习,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辨空间。

2024-07-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5558.html 1 浅谈思辨课堂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