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怀程 刘楠
在泗水县金庄镇马家坡村的“光彩作坊”里,一幅温馨而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郝长华,一位刚送完孩子上学的村民,正在开着空调的大房间里,一边编织工艺品,一边兴奋地分享着她的工作体验:“在这里上班真的很方便,离家近,我可以随时照顾老人,也不耽误接送孩子。计件工资的方式,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工作,还能带回家去做,我非常满意。”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光彩作坊”已成为当地家庭妇女们的温馨小天地。她们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后,便来到作坊开始工作,放学时再准时接孩子回家。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让她们能够兼顾家庭与事业,真正解除了后顾之忧。
更值得一提的是,“光彩作坊”不仅为妇女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成为了她们交流感情、分享生活的场所。一位大娘笑着说:“在这里上班,不仅能挣钱,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天,一边干活一边就把事情解决了,真的很开心。”
自去年起,泗水县光彩事业促进会积极探索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新路径,成功设立了“光彩作坊”项目。该项目选取学校、社区、村居等人员聚集流动地区作为作坊地点,以来料加工的手工业为主,为村民们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兼顾家庭。
为了确保“光彩作坊”的安全运营,县光彩会联合相关部门对作坊内的水、电等方面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并配备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同时,借助县光彩会成员单位的商业资源,为作坊提供价格合理、工艺简单的货源,确保作坊的长期生产需求。此外,县光彩会还积极组织人员到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寻找合适的企业,组织有条件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实地考察,帮助企业与作坊达成合作协议。
截至今年5月底,泗水县已成功建起76个“光彩作坊”,直接安排了1500多名老人和妇女就业,平均月收入达到1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