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颜廷旋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济宁高新区东南部发展的重地,接庄街道坐拥实施“三次创业”和“一区十园”战略布局的创新型科技园区——蓼河智能产业园,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深做实暖企、联企、强企“三篇文章”,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实施“暖企”行动
为企纾困解难
强化企业培育。完善中小企业库培育机制,对园区30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协助企业制定提升方案,实施梯度培育。引入济宁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济宁炀善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服务机构,开展“点对点、主动式、全方位”精准服务,协助企业申办专利、注册商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省市级优质中小企业35家,2024年获批专精特新企业11家。
助力企业融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服务型、创新型企业轻资产抵押融资难等问题,建立园区企业金融需求动态清单,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助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协助济宁迈斯伯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融资贷款6200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焕发企业活力。
深化助企攀登。坚持政策支撑、普惠高效,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推动圣仁膏坊中医药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药食同源产品欧洲市场,在助企攀登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实施“联企”行动
为企“问诊把脉”
领导包保联系企业。按照“一企一组”包抓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齐上阵,明确一名党政班子成员、一名部门责任人、一名联络员组成联企服务组,服务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实施问题闭环销号机制,为企业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完善联谊交友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恳谈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服务辖区内企业,紧盯项目前期行政审批、土地保障,围绕企业项目需求,积极协调规划空间、用地计划、征收报批等环节,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保驾护航。顺利推动达安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搭建起密切政企关系的“桥梁”。
落实企业走访调研。对园区1500家企业全部实行网格化包保,常态化开展实地上门走访和电话回访,安排专人“一对一”进行政策讲解等服务,当好企业“政策推送员”“政企联络员”“问题收集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潜能、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满意度逐月上升。
实施“强企”行动
助企真抓实干
当好“服务员”。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资”的工作思路,对辖区各类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在谈项目紧盯不放、一追到底,对签约项目明确专人帮办,解决开工难题,对在建项目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按期投产达效。今年以来,实施市区重点项目7个,新签约项目3个,为制造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当好“引导员”。围绕“推进高企培育、培树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从研发费用、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投入,打造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三高”型企业。由山东源根石化牵头与其他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重卡专用高清净齿轮油的研发”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
当好“护航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政策协同,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发展进出口经营、上规上限做大做强,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二等奖,入围全国润滑油企业联盟第四届“质量诚信企业”;中煤集团旗下山东中煤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荣获“工匠精神企业奖”、山东省第七届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