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阶段的写作主要目标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课程标准对写作训练的要求呈现出明确的序列化指向。序列化强调的是将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合理编排。
分析初中语文教材30个单元写作可以发现,教材完善了整个初中写作教学体系,不仅具有相对完整的写作体系,而且注重序列化设计。教材从写作内容、写作知识、写作能力、思维进阶等维度进行架构。
七年级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重点解决如何写事、写人,从写作内容到写法进行设计,而且学习的内容呈现递进式;九年级上册的议论文写作,从观点到论据到论证,是一个严谨有序的安排,对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十分有益;九年级下册三个单元分别安排初中写作审题、结构、语言表达等训练,整合了初中写作的整体要求,直面中考。所以,教材中写作序列的建立,为作文训练实操提供了科学路径。
初一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训练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一时期可以从简单的片段写作入手,如描写人物的外貌、记录一次有趣的活动、描绘一处美丽的风景等。同时,注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语句的通顺连贯。
初二阶段,在巩固基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例如,学会写记叙文,要求能够清晰地叙述事件的经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营造恰当的环境氛围;还可以接触简单的说明文写作,介绍事物的特征和功能。
初三阶段,进一步提升写作的综合能力。重点训练议论文写作,使学生能够独立提出明确的观点,运用充分有力的论据进行论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能够将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于同一篇文章中,提高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实现作文训练序列化,在写作技法的习得上要把握由浅入深、多点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写作水平呈螺旋式上升。
以七年级为例,将本学段的作文训练以写作训练目标、写作训练技法、课文参考范例、作文(周记)序列训练内容设置为各模块,分别设计了对应不同写作训练目标的训练内容和写作支架。在写作训练目标上将学生在七年级的写作目标定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知道观察、联想、想象等方法;养成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多元的写作思维;学会作文评改的基本技巧。分别对应的写作技法和课文参考范例(学习支架)为:观察生活事件,能够完整叙述过程——《猫》《再塑生命的人》;观察人物,描写抓住人物特征——《老王》《植树的牧羊人》;观察景物,多角度描写——《春》《济南的冬天》;表达真情实感——《散步》;结合单元作文训练重点,灵活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天上的街市》《带上她的眼睛》;向课文学写作技巧,如象征、埋伏笔、设悬念、照应、以小见大等——《阿长和〈山海经〉》《秋天的怀念》。最终形成整个学年的序列化训练体系:以小见大,参考题目《往事如烟》;详略得当,参考题目《记忆中的童年》;伏笔与照应,参考题目《窗外》;欲扬先抑,参考题目:用欲扬先抑的技法,自由选点写作;景物描写,参考题目《故乡的春》;情景交融,参考题目《父爱如山》;外貌描写,参考题目《我的班主任》;动作描写,参考题目《军训》;场面描写,参考题目《一场辩论赛》;正侧面描写,参考题目:补写训练《才艺》;想象,参考题目《续写猪八戒回到高老庄后》。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在优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引入序列化训练的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阶梯式的训练学习,在训练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的写作技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济宁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