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山东济宁站),在太白楼南侧古运河水域成功举办。
选手拼搏竞技,观众呐喊助威,观赛事、赏运河,在古今交融中感受运河文化的别样生机。据了解,“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是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艇协会围绕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大运河国家公园”战略,推出的京杭大运河专项赛事,旨在传承大运河文化、展现大运河魅力,对推动我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船通南北,一脉传千年。文化是济宁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底色。大运河文化,是济宁文化的重要组成。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济宁城因河而兴,依河而建,因商而荣,是著名的“运河之都”。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和文化“两创”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擦亮“运河之都”品牌,让千年运河重获新生。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代表过去,更应该“活”在现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今年是“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的第一年,济宁取得首届首站的举办资格,显然与我市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枢纽城市优势地位密不可分。而这次赛事主题也是“相约文化济宁、艇进运河之都”。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擦亮了我市“体育+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点燃三产、带动二产、促进一产,有效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发展,让赛事带来的运动“流量”,转变为我市旅游的“留量”。
比赛期间,我市还举办了一次“体育+文旅”活动,通过身临其境感受济宁厚重的运河文化,实现“体育+商业”“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城市”的深度融合发展,拉动体育消费。在观看运动员们激烈刺激现场竞赛的同时,东大寺桥、清平桥、玉带桥、太白楼等景点、桥梁相伴左右。本次赛事有效提升了我市水上运动的竞技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年来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体育用品的品牌影响力。
盛世风来,大河潮起。本次赛事的举办,又为推进济宁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增添了新动力。抢抓济宁运河文化品牌发展机遇,高品质、高水准打造更多“体育+运河文化”文体旅项目,认真讲好“运河故事”,不断弘扬“运河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古运河不断焕发时代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