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楚黎静 郝秋芳)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学生资助工作的起点。如何让孩子从起点就能享受到公平而有温度的教育?嘉祥县将“资助”与“育人”协同推进,开启了探索学前阶段资助育人工作之旅。
嘉祥县万张街道中心幼儿园迎接新生入园,一个叫小雨(化名)的3岁多的孩子,瘦瘦的、怯怯的、脏兮兮的,与其他孩子显得格格不入。通过家访,老师了解到小雨父亲眼睛残疾,近期又突发脑梗,母亲精神状态不稳定,还要照顾小雨的哥哥和姐姐。针对小雨的情况,万张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走访、民主评议等程序将小雨家认定为家庭特别困难类型,列为精准资助对象,为小雨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档案。小雨每学年除了可以享受减免保教费,还可以获得1400元的政府助学金。
经济资助解决了小雨家的燃眉之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发现小雨的孤僻也来自于小伙伴们的孤立。“扶困”“扶智”和“扶志”要同步发力,心理疏导也要跟上,要变施“教”为施“爱”。经过悉心引导,孩子们拉起了小雨的小手,渐渐地,小雨也变得开朗了。
“下步,嘉祥县将继续聚焦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新要求,构建‘1+N’多元资助育人体系,从身心发展、道德培养、学业提升、精神激励等方面对受助学生给予全学段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为家庭困难的孩子们带来温情和希望。”嘉祥县教育和体育局学生资助科科长赵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