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赵琳)物业管理服务关系民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滨湖街道锚定“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任务目标,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宗旨,推进社区物业服务提升行动,推动物业服务管理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夯实治理体系,提升服务惠民心。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为抓手,依托小区红帆驿站,将社区服务前移至小区,对各小区物业服务场所进行提档升级,建强小区服务阵地。实施“五方联动”工作机制,由社区挂职副书记、社区网格员、“两长”、物业、居民委员会组成“五方联动”小组,以构建和谐社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总抓手,及时化解群众矛盾诉求。社区联合物业梳理解决小区居民问题需求,结合实际,罗列小区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逐步对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截至目前,滨湖街道各社区共完成小区为民办实事任务62项,涉及小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举办文体活动等多个方面,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感。
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服务聚民心。打造物业服务会客厅,作为信息发布、民情恳谈、业主休闲、矛盾化解、融洽关系等功能的线下阵地,同时推行社区工作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共同坐班工作法,将社区服务前移至小区。常态化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活动,通过听取居民想法收集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居民诉求。定期开展入户征求业主意见及物业服务满意度测评,结合业主需求调整、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将小区所有业主大群改为由楼长、单元长、网格员、物业管家、业主组成的楼栋业主群,定期在群内向业主反馈社区、物业开展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拉近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将“微网格”化治理落到实处。
强化基层治理,真诚服务得民心。充分发挥物业在调解邻里矛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及时发现解决纠纷隐患,将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制定物业经理“三见面一专办”制度,实行物业与业主交房见面、物业经理接待日见面、业主拜访见面;针对投诉业主,物业经理根据其时间进行上门沟通办理,以更好地解决居民诉求,使业主与物业间误会逐渐淡化,拉近业主与物业关系,消除彼此矛盾。在社区及物业的共同努力下,居民发自内心地认可物业工作,物业费收取占比逐渐上升,投诉工单数量大大减少,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