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萌,35岁,现任济宁市看守所女子执勤大队三级警长。十年风雨从警路,3000多个昼夜兼程,她始终坚守在公安监管一线,用一名监管民警的职业之美,实现从懵懂新警到业务标兵的转变,书写着忠诚和奉献的青春故事。
在巡控防范中练就“火眼金睛”
2014年,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的宋萌到了济宁市看守所,成为女子执勤大队的一名巡控民警。巡控岗位是监管工作锐利的眼睛,虽然简单枯燥,却需要高度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多年的工作磨砺,宋萌练就了“火眼金睛”,在押人员每一个反常动作或表情,她都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一天凌晨,宋萌在巡视中发现一名女性在押人员表情痛苦,凭着多年的经验,宋萌迅速判断出她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于是立即通知医生并向管教民警和所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安排其出所就医。经医院检查,该在押人员有脑出血症状,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好在送医及时,避免了危险。该在押人员住院期间,宋萌和同事们当起了“护工”,每天下班后到医院轮流看护她,为她洗脸擦身、打水打饭,经过10余天的治疗,该在押人员病情大有好转,拉住宋萌的手流着泪说:“谢谢你救了我一命,我一辈子不会忘了你。”
在管教感化中融入“贴心帮扶”
对于宋萌来说,看守所更像是一所“学校”,是一座帮助在押人员悔过自新的平台。2016年10月,她从巡控岗位调整到管教岗位,更深深体会到,对待在押人员,不仅要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感化,帮助他们迷途知返,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在押人员王某(化名)刚入所时整日不言不语,对民警教育也有抵触情绪,于是宋萌主动找她谈心,认真观察王某的言行举止,从寻找共同话题为切入点,与其建立沟通渠道,逐步获得了王某的信任。从谈话中宋萌了解到,王某从小父母离异,无暇顾及她和弟弟。王某生日当天,宋萌为其订购了生日蛋糕,还联系了她的爸爸,让其爸爸为她录制了一段话,鼓励王某改过自新:“孩子,我是爸爸,很久没见了,你在看守所要好好听话。”听到这些话,王某捧着蛋糕泣不成声。“已经好多年没有人为我过生日了,今天让我很难忘!”一次次谈话、一番番关怀,使王某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她主动找到宋萌反映问题,检举揭发相关案件线索,协助破获一起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案件。
在心理疏导中创新“箱庭疗法”
宋萌把学习当作责任,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把“箱庭疗法”“心理绘画测验”运用到管教工作中,对破解在押人员心理症结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押人员赵某(化名)入所后表现出焦虑烦躁情绪,对此,宋萌主动请缨,通过心理测试和辅导,逐步掌握了赵某的性格特点和问题症结,并通过“箱庭疗法”,迅速制定了应对方向和疏导策略,陪伴引导赵某共同体验了情绪情感,塑造一个与她内在状态相对应的心理世界。不知不觉中,赵某安静下来,心里的坚冰开始融化,积极配合接受管理教育。
春秋交替,日月轮回,让每一天都萌生出青春与活力,这正是宋萌的真实写照。她用刚柔相济、严管厚爱的管理方式,把积极和乐观、爱心和温情带进高墙,让阳光倾洒进大墙深院的这片天空。通讯员 万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