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孙传峰)2023年,邹城市水务局聚焦“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抓好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保供水、治污水“五水”共治文章,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促进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第三批节约型机关”“全省水利系统群众性防汛度汛安全隐患排查竞赛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治理引领,夯实水资源基础保障能力。全力推进13个现代水网项目,完成54项水毁工程修复、14项库塘除险加固、3项河道治理工程,切实增强防洪和农田排涝能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2021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2023年对张庄镇桐花、石墙镇圬山2个小流域进行治理。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清理整治工作,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完成了236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征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费2200多万元。落实黑臭水体动态清零长效机制,建立巡查台账,实现联防联动,确保治理成效。
示范带动,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坚持依法管理城市节水工作,科学开展水资源配置,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规定,督促用水单位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把用水定额作为节水型载体考核的重要依据。定期组织企业单位开展培训,指导邹城经济开发区开展节水园区创建工作,指导企业、社区单位高标准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创建工作。对城区老旧管网及供水设备实施更新改造,加大再生水利用投资力度。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监管,按时核定取用水量信息。开展非法开采地下水清理整顿工作,封停自备井26眼。大力推进水权交易改革,依法规范取用水管理秩序,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实施供水提升工程,全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充实配齐防御队伍,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演练,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保障安全度汛。全面完成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购买安装10套软化水设备,完成19个村庄的单村并网任务,提高农村供水水质和保障能力。完成200处漏水点维修养护,更新安装20套消毒设备和90套水源井水位观测设备,为农村供水维修养护提供了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