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庆 本报通讯员 袁进 范东旭 郭刚 薛兆田 赵斌 摄影报道
5月30日,阳光洒在济宁古运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两岸的古建筑,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当日,2024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首届首站比赛在济宁鸣笛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皮划艇健儿齐聚于此,共同在古运河上挥桨劈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水上角逐。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今,这条古老的运河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皮划艇健儿们展现风采的舞台。此次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是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艇协会共同为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大运河国家公园”战略,精心策划的专项赛事。
5月30日至31日,济宁太白楼南侧的老运河段成为了这场水上盛宴的举办地。赛事以“相约文化济宁 艇进运河之都”为主题,旨在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传承大运河文化、展现大运河魅力。比赛设置了专业组和大众组两个组别,涵盖了500米、3.4公里、10公里三个不同距离的比赛项目,满足了不同水平选手的参赛需求。
比赛现场,选手们身着专业的运动装备,精神抖擞地齐聚在起点线上。随着发令枪声的响起,他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奋力划行在古运河道上。一时间,河面上桨声阵阵,浪花飞溅,选手们你追我赶,竞相角逐。到场观众则纷纷聚在岸边,为选手们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经过激烈的角逐,各个项目的冠军相继产生。各地选手不仅夺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荣誉,也在比赛中收获了成长和友谊。而对于济宁来说,这次难得的体育文化盛宴,更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宝贵机会。“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擦亮我市‘体育+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点燃三产、带动二产、促进一产,有效促进了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发展,让赛事带来的运动‘流量’,转变为旅游的‘留量’。”济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赛后表示。济宁将抢抓济宁运河文化品牌发展机遇,打造更多文体旅项目,讲好运河故事,弘扬运河文化,办好运河赛事,让老运河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