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对山东作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的重要指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路径。
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人民的深情厚爱,对山东发展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具体到济宁,就是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各项工作“保五争三奔第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贡献济宁力量。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改革主题,突出改革重点,讲求方式方法,注重改革实效。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素配置效率、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等突出矛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资国企、开发区、要素配置效率、营商环境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要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必须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物流通道是开放的基础支撑,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畅通与扩容,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保障。济宁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必须紧紧抓住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的重要机遇,创新突破港产城融合发展,提速“亿吨大港”建设,深化河港、陆港、空港高效联动,发挥好龙拱港、兖州国际陆港等海关监管场所作用,加快推动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运营,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改革开放没有穷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就一定能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济宁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