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首页
第01版:

在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访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

■本报记者 宋仪凯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当前,邹城正着眼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等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准谋划改革任务、制定改革措施、推动改革落实,着力攻克难点、消除痛点、打破卡点、疏通堵点,努力推动邹城在改革中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提出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攻克发展难点。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邹城正处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面对新动能规模小、旧动能转换慢等发展难点,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抢抓纳入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机遇,实行政府搭平台、企业抓创新、人才强支撑“三位一体”,健全完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体系,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了“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改革传统创新模式,整合创新资源,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发挥产业经济研究院作用,带动提升“五园六院”研发层次和创新能级,构建了“1+N”创新平台体系,目前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达到80家。提升企业多元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改变单纯依靠自主创新的做法,灵活运用开展自主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升创新能力。目前邹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61家企业成为科技部入库型中小企业;今年以来,20家企业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15次,达成合作项目24个。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实施“邹鲁英才”计划,设立6000万元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及首期5000万元的科创天使创业投资基金,构建起集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专利质押融资等于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到邹城创业提供良好环境。今年以来,新引进两院院士4人、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生29人、本科生190人。

二是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消除民生痛点。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创新打造就业服务、均衡教育、优质医疗、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五大体系”,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比如在教育事业上,探索实施了城乡学校联盟、托管结对帮扶、打造教育集团三种新型办学模式,较好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建立城乡学校联盟,就是引导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组建24个联盟,建立定期会商、城区教师定向支教、农村教师跟岗学习等制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共同提高”。托管结对帮扶,就是选择办学实力较强的城区学校,“点对点”托管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把先进管理制度、成熟经验做法嫁接移植到帮扶学校,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打造教育集团,就是采取“名校+分校”的办学模式,依托邹城一中、邹城第二实验小学等“名校”,成立5个教育集团,对纳入集团的学校实行人事管理、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资源配置、考核奖惩“五统一”,促进集团学校“抱团发展”,有效缓解了“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通过以上创新举措,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提升了整体教育水平,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66%,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在济宁市连续三年保持第一。

三是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打破社会治理卡点。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隐患,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比如在风险防范上,改革原来自上而下“亡羊补牢”式的旧机制,变为自下而上“未雨绸缪”式的新机制,在邹城市级层面设立社会治理指挥部,从村居、企业和镇街、部门发起,定期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市级、镇街、部门三本台账,逐一明确包保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限期化解到位,筑牢了风险“防火墙”。

四是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疏通工作落实堵点。着力做到“点”与“面”结合,“点”上就是聚焦“三重”工作,完善指挥部攻坚会战机制,内部设立工作专班,发挥“集团军”作战和“尖刀排”突击的双重优势,并设立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形成了“一切工作讲担当、大家都来抓落实”的浓厚氛围。“面”上就是在邹城市级层面启动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工作,将其作为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一把“利器”,作为检验干部是否勇于担当、善于落实的一把“标尺”,引导各级各部门积极改革创新,从“减程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上突破,压减办事时间,优化办事流程,推动发展提速度、服务提效益、落实提效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一方面,坚持“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实施强化正向激励20条意见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8条措施,从政治关怀、物质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体现党委政府的态度,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另一方面,研究制定负面清单管理10条办法,对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创新性推进落实,阻碍决策落地、造成不良影响的纳入负面清单,建立台账、赋分管理,作为追责问效的依据,让主动改革、大胆创新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遵循。

张百顺表示,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步工作中,邹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升改革攻坚能力,不断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为实现建设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市、文化建设示范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生态优美宜居城“五大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2019-10-12 ——访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272.html 1 在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