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粲
在济宁华能制药厂有限公司智能化中药车间,企业的主打产品芪龙胶囊正加紧生产。得益于生产全过程的精准化控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该产品产量达到6000万粒,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仅此一项,便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芪龙胶囊最重要的工艺是蚓激酶的提取,提取过程对温控要求非常高,以前我们靠手动控制难度大,稳定性较难掌控,现在我们依托设备上的传感装置,可实现24小时恒温提取,产品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这个产品已纳入国家科技中药大产品目录。”济宁华能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张震说。
技改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保持旺盛生命力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作为一家主营医药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华能制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从2021年起,公司就开始推进中医药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但3.5亿元的技改投入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企业积极争取“技改专项贷”。
经过申报,华能制药的融资需求被推送到银行,不到3天时间便获得了1.4亿元技改专项贷款,利率仅3.55%。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建设路支行副行长裴大腾说:“工信、财政等部门征集企业技改项目清单,向我们推送融资需求,我们通过入企调研的方式确定符合审批条件的企业项目名单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优先审批放款。”
与此同时,省、市级财政还为华能制药贴息补助资金共计224万元。济宁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宝宽介绍:“我市着力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不断丰富财政支持手段,在传统技改贷款贴息基础上,实行了担保补助、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在省财政对5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贴息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配套支持,对于5000万元以下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市县财政按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10%分别给予贴息补助。“由‘一级支持’变成‘多级助力’,全方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高宝宽说。
有了“技改专项贷”的支撑,华能制药2年时间便完成了技改项目建设,于2023年底全面量产,每年可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3亿元。
目前,华能制药有多款产品已实现单品种销售过亿元。不仅如此,通过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70%,产能提升了5倍以上,预计今年经营收入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
近日,我市印发了《济宁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济宁华能制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备受鼓舞:“方案的出台,为我们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不仅激发了我们转型升级的动力,更增强了我们持续投资、扩大规模的信心。”
李振说:“华能制药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领航带动作用,扩投资、拓品种、增效益,做优产业链生态圈,发挥好‘技改专项贷’资金补助等惠企政策放大效应,扎实做好智慧赋能、创新提效、数智转型,为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力量。”
新闻多一点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我市启动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启动1000个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完成投资850亿元,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三年技改全覆盖。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