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第02版:

持续优化环境 推动统筹发展

——记汶上县南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登林

■本报记者 徐斐

李登林自担任汶上县南站街道党工委书记以来,围绕打造“典范新城区、靓丽南大门、幸福新南站”,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经济新业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在干事创业中展现“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党建工作是干好基层工作的总抓手、金钥匙。在李登林带领下,南站街道成立“高质量党建发展专线”,培树“红冠南泉”党建品牌,倾力打造“悦享南丰”“花润乡土”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4+5”规范提升工作机制,建成汶上县首家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展馆。同时,绘制南站街道“共富地图”,探索出刘村合作社、如意飞地经济、梁桥结强办社、曹堂融城办企、宋铺土地托管等增收模式,并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头雁”项目暨农村主播(网红)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党建+直播电商+产业”工作新路径。强化社区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儒信南站“信用+”积分兑换机制,建设“三端两微”智慧社区运行管理平台,打造两个基础型智慧社区,构建基层治理“智慧大脑”,擦亮“搭把手”“南小蜂”城市党建品牌,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此外,将“高质量党建赋能项目建设加力提速”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强化“党支部+指挥部”双轮驱动,建立“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发挥“鸿业先锋港”两新党组织孵化基地载体功能,推行“1356”工作机制,申报省级“鸿业众创空间”,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强磁场”,赋能项目建设“加速跑”。

乡镇发展要靠项目拉动经济。李登林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工业立街、产业强街”鲜明导向,突出区位优势、注重创新驱动、完善体制机制,以“招新”“强基”“育苗”三大工程为引领,以“按图索数”“1+4+X专班推进”“专人包保”“经济比武”四大机制为抓手,着力帮助企业解“难点”、通“堵点”、补“断点”,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不断打造经济增长极。2022年以来,纳入市“攀登计划”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县“双20”企业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市“瞪羚”企业1家,拟上市企业1家,新增四上企业25家,荣获济宁市先进制造业镇街荣誉称号。坚持招商引资工作“天字号”工程不动摇,注重与投资客商建立良性友好互动,成功招引总投资8000万美元的斯凯奇(中国北方)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成功获批全省唯一一个省重大外资要素保障项目;总投资51.8亿元的中国电子信创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并完成纳统;成功与恒通源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际大宗贸易跨境电商示范项目落地建设。省重大项目晋工科技工程机械项目投产达效,成功举办山东晋工科技有限公司首台设备交付暨与俄罗斯加布罗·瑞肖斯公司百台设备签约仪式,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新赛道,有力推动了汶上县高端装备生产水平。

作为班子的带头人,他带头增进团结协作、带头严守纪律规矩、带头转作风提效能、带头勤政廉政,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事业、树好形象。建立10条重点工作专线,创新“揭榜挂帅”机制,深化“两榜两席两论坛”考评监督机制,在实事现场“擂台竞赛”,在工作一线锤炼干部,以“擂台比武,论坛竞绩”激发“三争”热情。贯彻“能上能下”选人用人机制,换届以来,调整撤换不适任村党组织书记9名,调整选任中层干部38人次。开展“鸿雁‘南’归”人才回引工作,回引人才9名,储备后备人才286名,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大战大考中同心同向勇作为,推动南站街道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18 ——记汶上县南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登林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1900.html 1 持续优化环境 推动统筹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