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9日
首页
第04版:

杨朝明研究员以《文庙释奠礼及其当代省察》为题开启此次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他指出,祭祀是中国人向祖先、向圣贤表达敬畏与尊崇之意的独特方式,《礼记》中就有“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的说法,把祭祀作为“国之大事”“国之大节”,形成了“以祀礼教敬”的传统。杨朝明研究员认为,孔子阐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立足点;后世儒家则“宗师仲尼”,传承和弘扬孔子的学说,给中国传统社会带来了几千年的和谐与发展。在文庙中以释奠礼进行祭祀,既是为了表达对孔子及后世儒家圣贤的礼敬,更在于藉此推崇由孔子所确立的传统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庙是中国传统价值与道德观念的载体,不啻为中国的“名人堂”“先贤祠”。

杨朝明研究员指出,礼,时为大。世事变迁,礼“仪”自有损益,但以礼培养爱与敬之“义”不会改变。当下推动文庙释奠礼的建构,就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形式与内涵的关系,持中守正,既保持传统祭祀仪典的内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具体特征,融入时代性,由此制定出适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时代气息与特征的释奠礼仪。

(杨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2019-10-0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45.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