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张妍)近年来,时庄街道一直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通过建立网格化包保机制,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多措并举推进辖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实行网格包保,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整治行动落实落地见效,环境面貌整体提升。将辖区分为48个网格和340个微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由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任微网格长,负责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城乡公益岗和保洁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的杂草、秸秆、小广告、飞线等乱象。
实施差别激励和创新奖惩机制,在辖区内形成了“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浓厚氛围。出台了《时庄街道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奖惩办法(试行)》,列支专项资金,制定不同的奖惩档次,以奖为主、奖罚并举。同时实行“红黄旗”制度,对排名靠前的村授“激励红旗”,对排名靠后的村授“鞭策黄旗”。
成立6个“时·光”青年督导队,负责督导管区内各村人居环境,发现问题后统一上报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形成问题清单,派发给各责任村,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照片。同时,通过“时速办”热线、微信、邮箱三个渠道,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做到即收即办,不等不靠。
开展空闲宅基地和坑塘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整治空闲院落482个、废旧宅基地256个、残垣断壁287个、坑塘122个。经过整治,空闲院落、坑塘变成了停车场、健身广场、藕池等场地,既美化了环境,又给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