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张树锋 吴限
平时可以到“兖新苑”新就业群体服务站充电、接开水、读书;夏天或冬天,工会等部门送来冰袖、手套、耳暖等劳保用品;春节前赠送苹果、春联等过年礼物……这些来自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让兖州区申通快递的小哥赵先民备感温暖,也帮助他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快递工作中。
众所周知,外卖、快递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兴群体,也是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在哪里,暖“新”服务就到哪里。兖州区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群体需求,依托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帆驿站”等阵地资源,统筹青年之家、劳动者驿站等各类服务场所,在全区设置了139处“兖新苑”常态化服务点。服务点有桌椅书籍,有矿泉水、口罩、充电器、医药等用品,受到外卖员、快递员青睐和欢迎。
据了解,兖州区培育了“驿路同行 兖续关新”关爱品牌,推出“爱心便当”“专属冰袖”,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街区”“网红一条街”等新业态聚集区,创新实施“红帆驿站+共享直播+兖新苑+展示厅”的直播电商培育计划。探索“老哥+小哥”新业态互助模式,让更多的生活新力量走进来,让“活水”流进来,实现“老”与“新”的互融互促互助。用实实在在的“暖新”系列服务,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娘家人”。
在全面服务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同时,兖州区积极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帮助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构建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1+3+N”机制,选聘新就业群体239人担任“特聘网格员”“政策宣讲员”“民情速递员”,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搭建“招呼站”“窗帘之约”等融入基层治理平台,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招呼站”在居民小区门岗、物业服务中心等人群相对集中且新就业群体顺路的位置,社区工作者、物业工作人员与快递、外卖小哥联系,小哥在往返社区配送时“招呼即停”,顺便为独居老人送餐、帮助社区居民捎带物品。活动开展以来,有效分担了社区工作者、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