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第01版:

“拿地即开工” 项目快落地

■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王浩奇 张明

春涌风正劲,大干正当时。连日来,汶上县南站街道斯凯奇中国北方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吊车、挖掘机有条不紊作业,工人们全力以赴、压茬推进,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作为2023年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省重大外资要素保障项目,斯凯奇中国北方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落地,背后离不开当地土地要素服务保障。

起初,斯凯奇中国北方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方选中的地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当地采用“先租后买”方式分步实现土地权属转移,圆满解决了地块问题,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最终,项目获得省级土地指标86.67亩,济宁市被奖励200亩省级土地指标,汶上县也因此获评国务院大督查土地计划指标奖励县。

“保项目就是保发展。围绕土地要素保障,我们突出需求导向,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服务项目尽早落地、建设、达效。”汶上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庞学良介绍。通过打造“指标池”、实行“预评估”、储备“成熟地”等系列举措,创新“标准地”改革。目前,已完成建设用地审批总面积3527亩,年度建设用地报批总量和新增指标数量创历史新高,有力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落地。

坚持“指标跟着项目走”,打造用地“指标池”。根据产业项目自身资金情况和建设需求,高效调配使用新增计划指标、占补平衡指标,逐项目制定用地保障方案,有力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建设。2023年完成产业项目用地报批27个批次,总面积1470亩,配置新增指标1078亩,使用占补指标474亩,重点保障了世界500强李尔汽车配件、湘硕化工等46个产业项目用地。

按照“细、准、实”工作标准,推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预评估”。统筹分析各类项目实施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基础设施用地清单,盘整近期可用地块,分析远期可用地块,确定项目用地保障层级。2023年以来,汶上县分级分类保障了县体育中心、如意路、社会足球场等8个基础设施用地,总面积478亩,提升了城市形态、业态和生态。

储备“成熟地”,留足项目用地空间。对城镇开发边界内条件成熟的化工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等3个地块、233亩土地,科学配置新增指标,办理土地征收手续,提前储备工业项目用地。实行“土地要素保障前置”招商模式,以优质地块衔接优质项目导入,让“项目等地”变成“地等项目”,确保招引项目快落地。

不仅如此,针对“落地难”问题,汶上县积极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外项目用地,重点摸排开发边界外急需开工项目用地需求,通过实地勘察、图解分析,在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的情况下,积极对上争取,为11个项目办理了农转用手续,总面积372亩,有效破解了城镇开发边界外项目的用地难题。

2024-03-2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6536.html 1 “拿地即开工” 项目快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