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
第03版:

当理论宣讲走进“文物圈”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李超 安庆花)连日来,由于纪录片《武梁祠》的热播,嘉祥武梁祠再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武梁祠是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刻建筑群体,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画像石群,被誉为研究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在嘉祥县武梁祠宣讲活动现场,志愿服务宣讲员朱卫华正在向来往的游客讲述汉画像石的历史渊源。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武梁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感到无比地激动和自豪。”朱卫华说。

据了解,朱卫华是山东省“百名博物馆长讲宝藏”主题短视频优秀讲述人,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从事基层文物工作30多年,从2021年开始,主动申请加入嘉祥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传统文化宣讲。

近年来,嘉祥县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将理论宣讲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宣讲的方式方法,探索“宣讲+文物”的宣讲新路径,推动理论宣讲“跨界破圈”,讲好传统文化在嘉祥的生动实践。

“传统文化晦涩难懂,怎么把传统文化讲明讲透,一直是我们需要破题的难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国喜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宣讲这种方式,把摆在厅堂里的文物讲‘活’,让基层群众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唤醒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嘉祥县以武梁祠、曾庙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汉画风韵”“精美的石头会说话”等一系列体验式宣讲活动,把展厅当讲堂,把文物当教材,借物说理,使人们既听得懂又看得见,真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为了扩大宣讲覆盖面,嘉祥县还进一步拓宽思路,让传统文化宣讲走上“云端”,讲在“线上”,先后录制了《探秘嘉祥武氏祠》《武氏祠:刻在石头上的记忆》等系列宣讲视频,通过“嘉言祥语·宣讲云”等线上平台展播。

除此外,嘉祥县还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县域曾子文化、冉子文化、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打造了“曾子讲堂”“冉子讲堂”“非遗传习大课堂”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宣讲课堂,录制“听00后讲曾子故事系列”线上宣讲视频,开展“曾子文化”六进活动,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4-03-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5973.html 1 当理论宣讲走进“文物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