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1日
第02版:

兖州区颜店镇

红白理事会为人情“减负” 为文明“加分”

■本报通讯员 束婧冉

“看看这些行为,都属于婚闹行为,咱见到了得坚决制止!”3月19日,在村里的宣传栏上仔细张贴好《抵制恶俗婚闹 争当文明新人》倡议书,兖州区颜店镇颜家村村民颜培民向凑过来的几个好奇的“脑袋”笑眯眯地科普起来。

步入“古稀之年”的颜培民,既是颜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会长,也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农村红白事遵循的礼仪多且杂,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移风易俗必须找在村里有威望、懂礼节的人来“充实队伍”,村“两委”第一个就想到了他。“刚开始的时候,阻力的确不小。”颜培民坦言。最早推行红白理事会的时候,对整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问题,村民们大都不理解。颜培民与红白理事会成员们走遍了全村400余户人家,一遍又一遍地劝说,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到移风易俗队伍中。

“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夏天那次。”颜培民回忆,有位村民去世,因为年龄比较大,子女们想大操大办。“咱农村都叫‘喜丧’,所以他们想操办四五百元的酒席、用一两千元的扎纸、找吹鼓手。孩子们孝顺咱能理解,可是这样就违背移风易俗的初衷喽!”颜培民说,当时他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们用了两天时间,反复上门做工作、讲道理,最后终于获得了事主的理解。“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咱好好地给村民讲政策,做好引导工作,就能得到村民的支持。”颜培民总结道。

“家里有红事白事来村委会打个招呼,我们理事会就一一给办妥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颜廷宣说。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颜家村还出资购置了一套白事设备,包括灵棚、音响、袖章等。不论谁家有喜事丧事,红白理事会成员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根据事主家提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全程代办各项具体事务。“以前为了面子,红白事饭不剩下不算饱、酒不喝多不算好。自打有了红白理事会,村里人的喜事新办、丧事从简,不仅省心,关键还省钱呢!”说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村民们都赞不绝口,俭省节约的新乡风已然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文明新风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颜家村。近年来,颜店镇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突破口,严格落实红白事报备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红白理事会会长、成员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政策宣传引导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组织开展“树新风除陋习”等移风易俗主题宣讲280次,切实营造了文明婚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创新举措,颜家村创作小品《彩礼风波》,用群众“身边事”说清移风易俗“大道理”;大嵫阳村、史家村对评选出来的“好媳妇”采取敲锣打鼓送喜报上门的奖励模式,凝聚起了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婚事新办不代表不幸福,丧事简办也不意味不孝顺,思想观念的转变让乡亲们受益匪浅。”镇分管负责人深有感触。下步,颜店镇将持续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着力破陈规、除陋习、扬新风、树正气,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文明”。

2024-03-21 兖州区颜店镇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5541.html 1 红白理事会为人情“减负” 为文明“加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