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刘颖 陈倩)“这个叫弓钻,头上可是有金刚钻的,全指着它打孔的。”在孔子博物馆,师傅荀金国正在给青少年游客讲解锔瓷的工具。锔瓷技艺走进博物馆,对从业20余年的荀金国来说这是头一次。过去走街串巷挑的是一家人的生计,今日博物馆开展览,炫的是老祖宗的手艺,传承的是工匠人的精神。
据了解,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博物馆专门策划了2024年“孔子博物馆过大年·黄河文化大集”活动。今年初荀金国老师便收到了孔子博物馆的邀请函,面对这份诚挚的邀请和沉甸甸的责任,荀老师没有迟疑,他说:“锔瓷的师傅在咱曲阜已经很少了,我腿脚灵便,咱曲阜有需要,我一定到!”
老物件里传承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展台上,弓钻、砣钻、钳子、锤子、剪刀……各种工具吸引了不少游客。由于很多器具是荀老师自制的,每当有游客来体验时,荀老师都会将工具背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个热熔枪是我当年学艺时通过一遍遍地试验研究出来的,这其中费了不少功夫。”游客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既感慨传统手工艺人的艰辛,又被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动。
展览会后,荀师傅收到了游客寄来的一个破碎不堪的民国年间狮子壶。一周后,这把壶在荀师傅手里焕发了新的光彩,完成了华丽蜕变。孔子博物馆的展览让荀师傅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的信心。最近他又将游客喜爱的锡器茶叶壶进行了改良,一个个传统又不失典雅的茶具展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