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晓丽
近年来,曲阜市姚村镇致力于建立健全镇级养老服务体系,兜牢、兜好农村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积极探索购买服务加政府监管的模式,创立了“金手杖”为老服务品牌,1649名各类救助对象享受“物质类+服务类”救助,为破解农村地区“养老难”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老年人的“好拐杖”
“颜爷爷,我们来看您啦!”穿着“金手杖”标志性暖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来到姚村镇河口村颜景星老人家里进行探望。“快进来,快进来,你们那么忙,咋又来?”颜景星老人热情地说。“过元宵节了,给您送点元宵。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啥不顺心的吗?”工作人员拉着老人的手关切地问。
颜景星今年74岁,无子女、高龄独居,镇民政办、村委一直记挂着他的生活情况。镇民政办联合“金手杖”工作团队,安排服务人员每月4次看望颜景星老人,还为老人设立了紧急联络卡,不论大事小事,一个电话“金手杖”就到家。
“国家对我这么好,让这么多可爱的年轻人上门照顾我。这1000块钱就当我的一点心意,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我对国家做些贡献……”老人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1000块钱,委托“金手杖”的工作人员捐给慈善组织。“金手杖”服务团队郑重接过老人的捐款,心里暖乎乎的。
同颜景星一样的孤寡老人在姚村镇还有许多。他们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姚村镇民政办积极探索,将购买服务与政府监管指导相融合,打造出一个集医疗、照料于一体,服务贴心、管理智能的新型照料服务品牌——“金手杖”,旨在用全心全意的服务和行动,做老年人的“好拐杖”。
分类施策 优化服务
农村养老有不同类型,在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并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的同时,需要分类施策。姚村镇民政办根据孤寡老人的身体状况,将老人分为正常老人、半失能老人、全失能老人。根据不同老人的意愿,安排一部分老人住进所在辖区的养老院。另一部分不愿住进养老院的老人,镇民政办则采取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照料护理新模式。“金手杖”为老服务品牌将慈爱心贯穿于养老每一环节,竭尽全力为长者提供最优质服务。
不管是在养老院居住的老人,还是独自在家居住的老人,每月都可以领到补助金。在养老院居住的孔大爷对笔者说:“我每月都有钱拿,每天伙食这么好,这里照顾又周到,经常给我检查身体,还给洗衣服……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对于独居老人,姚村镇民政办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计划,每月开展4次“金手杖”服务,节假日、寒暑天会额外增加上门看顾服务。
“金手杖”工作人员非常关注孤寡老人的心理健康,常常和老人聊家常,逗老人开心。团队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率监测仪、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脉搏测量仪,以便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定时进行统一体检,把老人的健康时刻记在心里。
姚村镇还专门打造了一款“金手杖”APP,将独居老人的信息全都收录在册,服务人员按照APP要求做好服务,不漏掉一户。服务人员配备专门电话,24小时开机,听老人倾诉,了解老人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截至目前,全镇54个自然村的各类救助对象1649人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其中,大部分需要社会救助的农村老人住进了养老院,263名特困老人得到关怀和照顾。“金手杖”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温暖、和谐、人性化的安宁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