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第03版:

植树造林 扮靓家园

华峰

大地回春,万木更新。植树节期间,在济宁各地,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干部职工、志愿者们齐上阵,助力荒山绿化工作,为生态济宁再添新绿。

追绿步伐,从未停歇。植树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造福百姓,促进生态。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从古到今历来重视植树造林,自古以来就有在春天植树的习俗。《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2022年,济宁市锚定打造“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先行区”目标,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全面启动了荒山绿化三年行动,今年是我市全面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在荒山绿化工作实施中,济宁市坚持造管并重,全面建立推行专门绿化队伍、专门设施、专门设备、专门管护队伍、专门资金等“五个专门”荒山绿化造管护全链条保障机制,打造了荒山绿化“济宁模式”。随着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持续开展,一幅环境优美、产业振兴、百姓安居的绿色生态新画卷在济宁大地徐徐展开。

“植”此青绿,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绿色发展,人人共享。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出现在居民家门口、公司楼下,这些“口袋公园”大都精致小巧、设施完备,不仅把绿色带到了群众身边,提升了城市“颜值”,也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综合公园、山体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等,在主城区或是在郊外,以绿色为底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城市生态画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在成为生活标配,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必将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植”此青绿,济宁当有新作为。生态文明需要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离不开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也离不开无数人几十载的不懈努力。长年来,我市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广大群众用心植绿、精心护绿。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大地披绿、为山川添彩、为城乡增色,正是我们每个人肩上的责任。植树造林贵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同时,我们还要将荒山绿化与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荒山绿化工程打造成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为济宁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让济宁进一步绿起来、美起来。

2024-03-13 华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468.html 1 植树造林 扮靓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