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第02版:

归雁心向党 奋进振兴路

——记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刘山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飞

■本报记者 徐斐

刘山口村变了,曾经的软弱涣散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刘书记上任的这3年比我们村过去10年发生的变化还大,选干部就是要选这种劲头足、干劲大,能干到俺们心坎里的人。”这位让村民们赞不绝口的刘书记正是刘山口村的党支部书记刘飞。

村子发生的这些变化还要从2020年卧龙山街道党工委实施的“归雁回引”工程说起。当时刘山口村急需一位有担当有能力的领头人,街道党工委走访村内党员、对照后备人才库仔细分析研判,发现在福建厦门工作的“85后”后备人才刘飞在支部党员中评价高、有潜力。经过深思熟虑,刘飞怀着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怀着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毅然决定回乡发展。

回乡后,刘飞临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村里疫情防控、卫生整治、治安宣传等工作,尽快熟悉村里情况。他抓住村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规范“三会一课”,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卫生保洁、扶贫帮困等活动,走访党员群众了解村民期盼,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以看得见的举措,感受得到的成效,重塑了村党支部公信力。通过“试岗”锻炼,刘飞得到党员群众普遍认可,2020年底村“两委”换届,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一个村要想把工作搞上去,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是前提。刘飞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把严肃党内生活牢牢抓在手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党员冬训、主题党日和党员大会,多次集中研讨上级最新精神和政策,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组建“党员操心人”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卫生保洁、扶贫帮困、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常态化开展“红色先锋”“最美村民”评比活动,激活党群共治热情。

针对村内环境脏乱差、道路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村民满意度低的情况,他与村内党员共同商议,决定以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户户通”提升工程。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为解决资金难题,刘飞带领班子挨家挨户做工作、清障碍,村党支部多方筹资6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主街3条、胡同30余个,面积1万余平方米,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为了改变村庄面貌,他带领党员群众坚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此外,村班子积极宣传动员,多方筹资加快推进整修下水道、打机井等民生工程,村民满意度大幅提升。为推进村庄环境治理长效化,刘山口村积极推行文明银行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主动落实“门前三包”,践行文明新风尚,村庄整顿取得显著成效。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有钱办事。刘飞带领村班子积极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并与村内老党员、致富能手等探索发展路子,立足村庄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针对村“三资”被部分村民无偿或低价占用的现状,党支部收回多年没有缴纳租金的20余亩集体土地,并重新签订合同,收回租金。对村“三资”所有的老合同重新进行评估,对租金不合理的商铺,通过协商、谈判、法律仲裁等途径收回或提高租金。同时,依托紧邻县城、国道优势,积极对接沿线手套厂、编织品厂等,为村内120余名妇女、老人提供在家务工机会,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老百姓笑了,他的干劲更足了。刘飞艰苦奋斗、突破创新,一举改变村庄落后局面,带领刘山口村跨步迈入“先进”行列。2022年6月,他获得“济宁市干事创业优秀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

2024-03-13 ——记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刘山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飞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461.html 1 归雁心向党 奋进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