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郭艳杰)近年来,夏镇街道聚焦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通过建强宣讲阵地、壮大宣讲队伍、丰富宣讲形式等措施,重点解决“在哪讲、谁来讲、怎么讲”问题,推进基层宣讲工作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0余场次,受众2.6万人次。
聚焦“在哪讲”,建强基层理论宣讲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传统阵地,明确16个社区固定宣讲活动场所,结合社区群众所需,针对性制定宣讲活动计划,让宣讲真正亲民惠民。拓展理论宣讲新阵地,将宣讲阵地搬到田间地头、生产生活一线,建设“大树下”“车间里”“课堂上”等特色宣讲阵地,开展基层理论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活动,构建全覆盖宣讲网络,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基层理论宣讲就延伸到哪里”。整合统筹媒体宣传资源和优势,积极开辟新媒体理论宣讲阵地,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新媒体渠道,让宣讲微视频、微课堂等从线下走向线上,让群众随处可学、随时可学,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多方位、全覆盖。
聚焦“谁来讲”,壮大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发挥街道人才资源优势,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宣讲人才,整合基层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乡贤、退休人员、返乡大学生等不同职业和群体,从中选拔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同志建立建强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实现宣讲人才多元化。结合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建成具有夏镇特色的品牌宣讲队伍22支,让基层宣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沾泥土”“接地气”。通过不定期邀请专家授课、互动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理论宣讲人员理论知识、宣讲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持续提升理论功底、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聚焦“怎么讲”,丰富基层理论宣讲形式。着力做好宣讲活动常态化,根据宣讲计划定期组织宣讲队伍开展活动,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创新性开展“点单式”宣讲,群众按需“点单”,宣讲员对口“配送”,实现宣讲活动个性化定制,“点对点”推送健康知识、政策信息等,大大提高宣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新性开辟“宣讲+”新模式,利用宣讲活动契机,向群众宣传安全生产、医疗保障等新政策、新要求,助推相关工作开展。深入开展“宣讲+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宣讲+书画展”“宣讲+文艺演出”“宣讲+公益电影放映”等各种活动,用“小切口”讲透“大道理”,真正让党的好声音在基层迅速“热”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