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0日
第04版:

二月二,料豆荠菜扁

张庆余

“二月二,荠菜扁,又不咳嗽又不喘”,这是流传在济宁嘉祥一带的民间顺口溜。意思是说,农历二月二能吃上荠菜馅的扁食,除了味道鲜美,还有防治咳嗽气喘的作用。

扁食,是家乡人对水饺的另一种称呼。从前的人们一般吃不起肉馅饺子,二月二又是个传统文化节令,想吃一顿尚好的饭,于是将水饺列为首选。此时田间的荠菜比其他野菜早生出许多天,自然会成为人们的采摘之物。

我小的时候,就每年盼着二月二。大人最知道孩子们的心思,总是想着法子关照孩子们的胃口——除了炒料豆,就是包荠菜水饺。于是,挖荠菜的重任落在孩子们的肩上,孩子们也乐意承担这快乐的任务,因为馋虫在肚子里频频地动呢。

每年二月二前的一两天,我也和小伙伴一样,挎着个小篮子,带着一把铲头,到野外去挖荠菜。时值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或独行,或吆喝一两个伙伴,到处找有荠菜的地方。

荠菜的生命力很强,无论是沙地、淤地还是碱地,都有这种野菜。这时候的荠菜鲜嫩,棵儿都不算大,剜到手里几十棵才攥一把。如果头半晌到麦田里去剜,赶上露水还在,裤腿脚和鞋子都蹚湿了,脚丫子冰凉。

可一想起剜到荠菜就能吃上水饺了,心里的热乎劲让全身都暖暖的。河岸上、沟渠边的荠菜,多数长在枯草底下,得一边拨开枯草一边挖。挖出来还要择净夹在中间的草棒或碎叶儿,也是很麻烦的。

剜上多半晌,看一看篮子里的荠菜差不多了,就兴高采烈地回家。把荠菜交给母亲,就算没事了。母亲把荠菜仔细地拣一遍,放到水盆里洗净控水,再用开水略烫一下,每抓一把掿一个菜团子,包上笼布挤出些菜汁,省得馅子水过多不好包饺子。

菜汁挤完了,放到案板上,再切些大葱、鲜姜,拌在一起用刀剁。拿出一小把粉条,用石臼捣碎掺进馅子里,撒上轧碎的盐沫、茴香面,搅拌均匀。忙完这些,才算完成了一半。

母亲要和面、轧皮、包水饺,又得忙上好长时间。为了赶快包完,在家里的人都得帮手,我也在其中。包的不像样,母亲也不嫌。水饺煮好了,每人先一碗,不够的再盛一碗。

那些年全家五六口人,几乎都吃两碗以上,可见荠菜水饺的好吃和稀罕。“二月二,荠菜扁”,也成了我忘不了的美好记忆。

2024-03-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124.html 1 二月二,料豆荠菜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