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0日
第03版:

曲阜市建强四类人才新平台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魏锋 张康乐)曲阜市以济宁市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引领,统筹实施四类人才平台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工程,全力搭建高端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回引、本土人才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四类人才平台,汇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育才强基、充电储能。

搭建高端人才引进平台,组建乡村振兴专家帮扶团。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农业高校院所、高端农业人才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专家人才“组团式”帮扶,打通乡村振兴“脉络”。对接农业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科技支撑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科研协同攻关、研发平台共建、成果应用转化、创新人才支持等方式,着力解决制约曲阜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分领域邀请高端人才调研指导。围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分领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忠跃等高层次专家现场指导产业发展。常态化开展产才对接交流活动。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多频次开展产才对接、才企洽谈等活动6次,引进掌握对口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团队)4人。

搭建优秀人才回引平台,汇聚乡村振兴青春力量。以“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鼓励青年人才服务基层”为主线,多措并举引“归雁”,吸引更多有知识、有理想、有情怀的在外青年回乡投身乡村振兴战线。共建全国首家“博士小院”。围绕山东籍博士生引进、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践以及博士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与(京津冀)山东博士联谊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国首家“博士小院”,首批已选派15名博士入驻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加大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力度。新建济宁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1处,试点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6家,招募企业家、创业者等合伙人5人,累计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11人,落地资金3.2亿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主动链接农业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主动链接山东农业大学“万名学子联万村 我为家乡作贡献”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山东大学等高校的15支大学生服务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孔子故里 圣城曲阜——高校直通车”“人才夜市”等人才招引活动8场,吸引210余名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搭建本土人才培育平台,着力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健全乡村人才全方位培育、支持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能人”“创客”“新乡贤”,为农村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培训模式。邀请来自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山东农业大学的200余名农业专家,分类型、分层次培育高素质农民5200余人次、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600余人次。举办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和新型职业农民“粮油单产提升暨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行动”专题培训班,工作成效被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扎实做好乡村人才梯次培育。建立齐鲁乡村之星推荐人选储备库,对38名高素质农民、社会服务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进行精准培育,高标准推荐12人参评2023年度齐鲁乡村之星选拔,4人入选。持续加大乡村人才政策扶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2人获评农民高级农艺师,11人获评农民农艺师职称。完善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实施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79笔,到位资金7.14亿元。

搭建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科研院所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方式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帮助农业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为打造农创企业成长生态圈奠定良好基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科技示范基地8个,文化健康科普基地2个,先后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7个,推广新技术5项,示范带动推广面积21万亩。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深化与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创客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3处,重点布局建设农业试验示范基地5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力创新支撑。建设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市果蔬产业优势种植区域为基础,围绕果蔬产业融合发展、特色蔬菜规模发展、品牌创建等方面攻坚突破,初步形成以果蔬为主导、农文旅为特色,集“加工+流通+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2024-03-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111.html 1 曲阜市建强四类人才新平台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