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5日
第03版:

返乡“能人”为家乡捐赠200盏路灯

“这条路是通往后夏小学的,沿途安装了30多盏太阳能路灯;这条路是通往文化广场的,沿途安装了20多盏……路灯照亮了乡间小路,更照亮了咱的心窝。”在曲阜市石门山镇后夏庄村村民们对路灯的安装尤为称赞。

此前,后夏庄村原有的部分照明设施老旧,群众夜间出行不方便、不安全,但因村内资金紧张,更新路灯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春节前,市派第一书记郑本凤从村党支部和村民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随即组织村“两委”及部分村民代表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商讨,他们认为春节期间“能人”返乡,可尝试呼吁本村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令人欣喜的是,号召一经公布,村民李勇和刘文利便站了出来,他们自行出资捐赠200盏总价值4万元的太阳能路灯,为家乡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也照亮了家乡乡村振兴路。

“这次捐赠的200盏太阳能感应路灯,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环保和智能,而且安装简便,减少一些非必要线路的开挖,咱自己就可以安装;另外,太阳能路灯的工作时间非常智能,正常日落就自动开灯,白天亮度达到了就自动关灯,日常管理较为便捷。”后夏庄村党支部书记翟胜奎说,小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石门山镇后夏庄村的夜色,让村民聚在一起跳广场舞、拉家常、交流致富信息,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曲阜亚星门窗总经理李勇表示,他们将以此次机会为契机,积极参与村庄发展,尽己之力为村庄贡献更多力量。

“饮水思源,不忘桑梓。许多在外奋斗的本村人,都有心为家乡做些什么,但有的觉得不好意思、太张扬,有的则缺少契机无处‘下手’。然而他们却能为村庄发展、乡村振兴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郑本凤说,作为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在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应当打开思路,创新工作做法,搭建沟通平台,让家乡“能人”为乡村发展注入鲜活动力,引领乡村走上振兴的康庄大道。

记者 梁琨

2024-03-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3521.html 1 返乡“能人”为家乡捐赠200盏路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