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勇 高爽)近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该院医联体医院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联合,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多学科联合救治,该患者化险为夷,重获新生。
事发当日21时20分,济医附院医联体办公室主任何伟接到山亭区人民医院院长付聪打来的电话,一名55岁中年男性因胸痛不适拨打120至山亭区人民医院急诊,该患者既往糖尿病、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病史,拟诊STEMI,心内一科介入团队给予急行冠脉造影,患者前降支支架内大血栓,予以血栓抽吸和球囊扩张,冠脉恢复三级血流后继续强化抗栓治疗,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给予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转ICU后血压、氧合进行性下降,给予气管插管等治疗,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仍不能维持循环,建议转院进一步诊疗。
接到电话后,何伟立即联系ECMO团队紧急会诊,并立即向总值班的院领导副院长赵晓伟作了汇报。重症医学科主任孙强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与ECMO专家团队紧急汇合,连夜出发,并与山亭区人民医院主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一步评估,考虑患者心源性休克,严重循环、呼吸衰竭,认为转院风险很大,路程中患者死亡风险很高,将此情况告知家属后,家属要求转诊的意愿仍然很高。
23时40分,孙强带领该院ECMO团队到达山亭区人民医院,立即予以左侧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成功完成了股动脉股静脉置管、ECMO的上机试运行与转运呼吸机的试运行。ECMO转运要求团队配合默契,每个环节衔接紧凑,能够应对路途中的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转运过程中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转运失败或病情恶化,ECMO专家团队和山亭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同将患者小心翼翼地转运至急救车,并于次日凌晨1时45分启程返回,整个团队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仪器上每一个数字的跳动。一路疾驰,于3时45分到达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立即连接监护仪、呼吸机,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安置仪器设备,大家有序完成各自工作。
然而,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治疗之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随之而来的出凝血的控制、肺部感染、心功能的恢复等,为医护人员带来新的挑战。治疗期间,心内科(太白湖院区)主任张慧玲在ECMO支持下为患者行冠脉造影术, 术中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左前降支支架通畅,右冠状动脉远段支架闭塞,术后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调脂等治疗,虽然患者病情严重,但该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经验丰富,经过精心救治,患者的一系列并发症随之迎刃而解。
积极治疗20天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ECMO及呼吸机先后顺利撤机,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至停止,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可下床活动。通过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患者的病情日益好转,大家紧绷的神经也得以放松,治疗过程好比一场马拉松,考验着团队整体实力。近日病情相对稳定后,患者下转至当地医院心内科继续康复治疗。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济医附院与医联体医院之间的通力协作、高效的危急重症病患救治绿色通道,也得益于患者家属对该院的高度信任。从接到转诊电话到完成患者转运,全流程顺畅迅速,充分展现了该院重症医学科在MDT模式下快速、精准、高效的救治能力,该科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朴实的敬业精神,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数百位危急重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