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1日
第05版:

全市公安机关

智慧公安为平安建设“升级加码”

市公安局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紧紧围绕实战所需、群众所盼,把数据支撑实战作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构建“全警统筹、高度共享、深度应用、数据赋能”的智慧公安工作新格局,为推进平安建设注入新活力、提供硬支撑。

坚持高位推进

做强智慧公安引擎

公安信息化是平安建设的澎湃动能和重要支撑。市公安局将“大数据智能生态高地”作为“五大高地”建设之一,以服务实战为导向,以整合共享为基础,以业务融合为关键,以赋能基层为重点,开展智慧公安大调研,建立数字资源“一本账”,形成问题、责任和需求三张清单;做强“大数据池”,实现视频图像与公安大数据深度融合等有效举措,持续在深化智慧公安建设、提升工作质效上聚焦发力。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大数据战略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相结合,打破警种壁垒、突出数字化转型,把数字赋能、智慧警务延伸到打防管控公安实战和管理服务各个领域,逐步建立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基础支撑、科技创新、网络安全、制度规范“六大体系”,全面助推全市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市公安局做强由信通、刑侦、网安、治安、督察、派出所等多警种参与的17支大数据视频矩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数据建模大赛,大力提升了全警大数据服务实战水平。

强化大数据支撑

做实数防攻坚赋能

1月6日,市公安局兖州分局指挥中心接到一起盗窃案报警,快速利用“情指行”三维可视化指挥系统调度处置,西御桥派出所联合刑侦部门合成作战、视频追踪,通过AI智能警务助手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不到2小时盗窃案即告侦破,犯罪嫌疑人落网,被盗物品全部追回。这是市公安局搭建智慧警务平台、数防攻坚赋能实战的生动缩影。

服务实战是智慧公安建设的根本目的。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公安实战应用的支撑引领作用,聚焦派出所主防,赋能“两队一室”,选树全市34个派出所作为示范单位,组织线上培训6期,搭建数据模型,研发预警推送、AI警务助手、口袋数据等5项“小快灵”应用,充分依托提供数据开展监测预警、研判分析,为一线社区警务、巡逻盘查、案件侦控、民生小案服务,破解治理难题。

市公安局推进实战化转型,通过“人力+技术”,为基层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形成实战牵引、警种联动、科信支撑的视图实战应用工作闭环。

深化智慧服务

做优便民利民质效

“现在城市道路越来越畅通,从城西到城东走绿波带一连几个路口畅行,比平时节省不少时间,百公里油耗也减少不少。”谈起济宁的道路交通,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不住地赞叹。

这背后离不开智慧警务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市公安局以数据赋能交通管理,不断提升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智慧交通执法更规范高效。

在公安服务窗口,智慧公安建设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网上申请就能进行审批,真是太方便了。”准备开办旅馆的李女士笑着说。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科技信息化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打造“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审批”“免费邮寄证件”等“零跑腿”服务模式,将服务的入口从线下移到线上,极大地节省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时间和成本,真正用“服务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

智慧警务让平安就在身边。现如今,大数据赋能实战正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战斗力,通过合成作战、小案侦防,辖区案件快侦快破;通过人像、车辆数据比对,实现精准查缉布控;通过数据赋能派出所、无人机巡控,走失人员安全寻回;通过“一网通办”“掌上警务”,行政审批事项“零跑腿”。不断深入完善的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和创新发展的新型智慧警务模式正深入全市公安每个警种单位,为民警所用、为实战赋能、惠及民生。

记者 曹梦溪 通讯员 骆明 代瑜 刘军

2024-03-01 全市公安机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3013.html 1 智慧公安为平安建设“升级加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