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持续的降雪降温使道路结冰湿滑,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我市各级各部门闻雪而动,积极有序组织器械作业、志愿者上路清雪除冰,竭心尽力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安全出行环境。扫雪除冰事虽小,但关系到优化政务服务,聚焦急难愁盼,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胜利完成扫雪除冰,确保市民群众安全出行,是我市公共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具体体现。
每一件政务服务事项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民生关切与民生诉求,既凸显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务实作风,也展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今年是济宁“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突破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高效办成一件事”展现一种务实作风。对于各地区各部门而言,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面对各方面的群众诉求,要拿出务实的举措,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仅要办,而且还要办好办实办到位,要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上,落实到群众和企业的需求上。要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事项着手,不能贪大求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聚焦聚力,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
民生无小事,民事不可缓。我们要紧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行“民事无忧”模式,推进“数智”手段,便利化改革举措,推动各类公共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把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到窗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与细节,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推进落实。既然推出了为民办实事服务项目,就要扎实办好,不能悬空,不能在服务环节上卡壳,不能把“高效办成一件事”当成是一种点缀,不能应付交差。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和问责力度,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做好,让人民群众满意。“高效办成一件事”,首先要有“主动跨前一步”的意识。这意味着,为民服务在思想上要靠前。凡事不能左顾右盼,畏畏缩缩;遇到问题时,不可找借口、寻托词;处理问题时,不会互相扯皮、被动应付。在此基础上,还要查找服务盲点和死角,以更高标准做工作、更严要求对自己,这既是政务服务的奋进姿态,也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所在。
“高效办成一件事”彰显一种效率能力。不仅要办成一件事,而且还要做到高效率,这就需要各地区各部门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主动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做人民群众之所做,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高效办成一件事”体现一种引领导向。各地区各部门在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做法,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高效办成一件事”中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结合地方实际,把更多的事项纳入其中,并不断提升地方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到高效办成多件事,再到高效办成一批事,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点扩面,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意识。通过优化政务服务,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