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8日
第03版: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不负春光争朝夕,砥砺奋进正当时。新春假期结束,我市相继召开全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2月26日举行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总投资1488亿元的183个项目开工建设,向全市发出了“上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的最强动员令。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彰显出市委、市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一号工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奏响了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近年来,我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高水平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抓招商、扩开放,加力提速推进项目建设,一大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纷纷落地,一大批具有牵动性、标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一大批质量优、能级高的外资项目逆势布局,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积蓄更多能量。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昂扬斗志,再鼓干劲、乘势而上,迅速掀起大抓招商、大抓开放的热潮,迅速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热潮。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化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一条主线”,聚焦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前沿高端“三大主攻方向”,突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六大领域”,强力实施外资攻坚、外贸提质、园区跃升“三大行动”,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要按照市委“三比三赛”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流要素保障、最优营商环境。要强化“投入首位”意识,围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持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形成“项目接续落地、投资持续拉动”的良性格局。要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开足马力、大干快上,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干部、根本靠作风。我们要按照市委“三争四敢”的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保五争三奔第一”不动摇,全面塑强济宁干部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充满激情、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堪当重任,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心系群众、为民务实的精神特质,让“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根植于内心,真正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支撑。要进一步铸牢“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根基,进一步激发“勇立潮头敢为先”的胆略气魄,进一步鼓足“凝心聚力抓发展”的冲天干劲,进一步强化“不折不扣抓落实”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振“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壮志豪情,进一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淬炼“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过硬作风,以干部队伍新提升塑造济宁发展新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

2024-02-28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2778.html 1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