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6日
第01版:

春风劲拂乡村美

——邹城市城前镇蓄势赋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孟宪石 赵厚峰 王粲

编者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邹城市城前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发动全镇上下转作风、兴产业、优环境,齐心协力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有力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该镇,实地感受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蓄势赋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勃勃生机。

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发展的航船,在奋楫争先里前行。近年来,从“没有装备制造业”到“替代国外产品的高端装备产业”,从“破旧的小山村”到“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从“一穷二白的山沟沟”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小城镇”,邹城市城前镇以一刻不等、快人一拍的奋斗姿态,发出了“转作风、拼发展”的最强音。

培育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强镇

今年春节前夕,位于城前镇的正方禾泰智驱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一件件工程驱动桥产品正从这里下线,销往全国各地。“我们是一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填补了国内大吨位工程驱动桥等同类产品的空白,其中240吨宽体矿用自卸车驱动桥有6项性能世界第一。”正方禾泰总经理刘喜康介绍。目前,正方禾泰已实现月产值过亿的“小目标”。“今天预计生产10台105前桥25C,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8月份。”该公司生产主管王锰说。

正方禾泰是城前镇大抓招商引资、完善产业体系的成功案例。“2023年是城前镇产业发展的突破年,除了正方禾泰,我们还招引了万声通讯首次落户乡镇,初步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数字服务业以及服装加工等四大产业体系,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807位。”城前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魏善军说,“今年我们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以正方禾泰为龙头,加速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构建国内规模最大的矿用装备驱动桥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紧盯大唐农光互补、亿永食品加工等4个在谈项目不松手,努力在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振兴,布局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走进灵泉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树,茶园工人正在对茶园进行早春的管护。“灵泉茶园种植面积1500余亩,黄茶、红茶通过有机认证,分别获得了国家级赛事金奖,去年为村集体增收94万元。”茶园负责人公方华骄傲地说。

小茶叶的背后是城前镇产业振兴的大文章。近年来,城前镇在南部越峰片区重点做好“一山一水一古村”文章,大力发展茶、渔、甘薯等特色产业,建成了灵泉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招引建设了落差120米、长5公里的省内最长生态漂流项目,带动片区内村均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现在村集体有了收益,策划民生实事都提上了日程。我们准备将集体收入用于村庄亮化、修路,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全村老百姓都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越峰村党组织书记祥瑞兵介绍。

文旅产业也是城前镇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城前镇现建有4A景区4处,省级生态旅游区1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旅游特色村3个、省景区化村庄8个,获评省精品文旅名镇。“今年春节前后,康王谷花世界景区游客量比往年增加了近两倍,成为远近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康王谷花世界景区负责人吴小龙介绍。

城前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宁鲁娟表示,今年城前镇将在尼山片区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红星国防教育实训基地、福特纵横华北越野赛事营地、千亩有机果蔬供应基地等3个项目,加速北部片区崛起,进一步构建差异化的全域旅游格局,实现全域突破、协同发展、全面振兴。

产城一体,建设和美幸福的中心小城市

今年40岁的刘书建,原本是城前镇雨山村村民,常年外出务工。雨山村开展美丽宜居社区安置后,他从山旮旯里搬到镇驻地的雨山府邸社区,并购买了一间门面房,开起牛肉汤生意,一个月能赚到1万余元,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近年来,城前镇抢抓政策机遇,社区建设驶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先后建设了马兰山、雨山府邸等16个搬迁社区,累计搬迁村庄26个,共计1.2万余人。招引开发书香苑、锦绣家园等商业社区13个,形成4万人的镇驻地规模。建设了市民文化艺术空间、电商物流产业园等商贸综合体22处,入驻联合购物广场、世纪华联、泽铭源等6处大型购物中心,招引落地的数家企业为驻地群众累计提供5000余个产业岗位、7000余个服务业岗位。“我在万声上班,一个月3000露头,俺对象到禾泰去上班了,一个月到手6100多块钱,俺俩一个月将近一万,还都有五险,比出去打工强多了。”万声通讯员工邢丹丹说。

为了提升驻地服务水平,城前镇还开办了“一家仁”乡村物业,为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帮办代买、就业信息咨询等服务,所有社区也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天然气,雨污分流。城前镇村镇办主任刘强说:“今年我们将建设运营6000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启动梧桐樾商业步行街、商务宾馆LOFT公寓等市场化项目,加快实施教育园区、特色专科医院、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项目,全力打造生活和美、精神富足的区域中心小城市。”

锤炼作风,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

提到10年前的越峰村,经营农家乐的徐庆民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越峰村是山多石头多、路少人也少,现在政策好了,村里改造了古村,还进行了河道治理,游客多了,我也瞅准时机开了一家小饭店,真是感谢镇里领导帮我们把河道治理了,我们才有这么好的环境。”

越峰河是沟通越峰古村与下游洼陡水库的重要河流枢纽,但在几年前河道断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为此,城前镇多次到省市争取资金政策,申请中央预算内河道治理资金2100万元。通过河道治理,把越峰古村落与北部的蓝莓、樱桃采摘“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有美景、有文化、有产业的优秀乡村旅游线路。

自济宁市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以来,城前镇心无旁骛抓发展,激励党员干部锻造硬脊梁、宽肩膀、真本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争取省级以上荣誉15项、上级资金6100万元,特别是连续两年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河道治理资金。“随着各领域的全面突破,现在干部的成就感、自信心更强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看着一个个‘不可能’变‘可能’,大家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办法,群众也感受到了干部的精气神、发展的新变化,对党委政府推动的事项越来越支持配合,对干部的工作也更加理解包容,这也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的最大底气和动力。”城前镇党委书记徐庆贞说。

2024-02-26 ——邹城市城前镇蓄势赋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2566.html 1 春风劲拂乡村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