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0日
第01版:

我市创建不动产登记“济时登”服务品牌

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树品牌 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济宁市不动产登记“济时登”服务品牌创建有关情况。

2023年以来,为更好提升服务效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开展全市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工作,立足济宁实际,创新开展“济时登”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扎实推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免费邮寄、预约登记等各项便民利企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全流程“计时”服务,实现全部登记业务一个工作日“及时”办结,着力提升一小时“即时”办结率。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不动产登记提“智”。实现了全市14个县(市、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平台的电子证照互通互认;通过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向住建、税务、市场监管、民政等15个部门单位共享信息26万余条。积极借助政策优势深化数字应用,实现抵押登记业务全程不见面审批、无纸化办理。优化不动产登记功能配置,利用大数据信息比对、人工智能逻辑判断等技术手段,将不动产登记“人工审核”向计算机“智能审核”转变。全市不动产登记机构主动升级不动产登记系统接入参数,破解网速、办公设备等硬件约束,满足“一网通办”平台网路需求。

整合优化流程,推动不动产登记提“速”。对前台受理窗口和岗位进行瘦身,将原来不动产登记、交易、税务前台“3个窗口、5个岗位”全部优化整合为“一岗通办”服务窗口,全面推行“材料同岗出入,业务一岗办结”工作模式,前台受理人员“压茬”受理业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和等待时间。全面压减申报材料,对房屋交易、税款征收、不动产登记等3大类材料全流程优化整合,确保群众“一次提交、一套材料、一窗办结”。同时,加强咨询台工作人员业务综合能力培训,串联咨询预审和受理环节业务,推动实现办证人员快速分流。严格落实主动一次性告知制度,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真正实现了办事流程一次告知、群众业务一次办好。对于通过“单方申请”方式化解的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集中发布公告信息,批量办理,为群众早日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奠定了基础。

创新服务方式,推动不动产登记提“效”。建立了“0537-6563001”业务预约咨询热线,实现主城区不动产登记服务统一预约咨询,及时感知业务“潮汐”变化,精准进行业务分流。针对老年人、病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等符合“上门服务”条件的群众,安排“青年志愿者”上门收集相关资料和录音录像;积极参与“政务服务夜市”,现场解答群众关切的不动产登记热点问题。为方便群众和企业反映办理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济宁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咨询台和一岗通办窗口均设置“办不成事 我要吐槽”微信二维码,群众可以随时扫码反映问题。

2024-02-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1716.html 1 我市创建不动产登记“济时登”服务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