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利峰 鲍童 杜文闻
春节将至,寒意正浓,但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孟营生态园内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温室大棚里花红果绿,一排排藤蔓中红心点缀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红粉相间的草莓娇艳欲滴,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一批果子会在春节前后走上市民的餐桌,西红柿红红的颜色非常喜庆,很受市民的欢迎。”大棚负责人李光辉告诉记者。眼下正是圣女果坐果时期,抗冬防寒措施十分重要,为了提高产量,保证棚内果蔬生长的温度,李光辉正在加紧实施加厚保温措施,使大棚内冬季的最低温度在8℃以上。
“我们这里一共有8个大棚,分别种了水果西红柿、圣女果和奶油草莓。这个圣女果分黄色和红色两种,黄色品种的叫梦想迷恋,红色的叫梦想真甜,名字好听也能为我们带来顾客。”李光辉向记者介绍道。
李光辉已经是第3年在这里包大棚了,“往年都是元旦前后才开始种植,这一次去年9月就种上了,想着早种植早收获。”李光辉边摘西红柿边说:“水果西红柿一季能收7000斤左右,梦想迷恋和梦想真甜一季能收10000斤左右,当初选择西红柿,就是看中了它易管理并且产量高的特点。”目前西红柿已经摘了三茬,还能再摘两茬,春节前可以陆续卖出。
近年来,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棚膜经济,不断推动大棚种植产业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市场化,孟营生态园就是其中一个。
占地25亩的孟营生态园,引进最先进的冬暖式保温蔬菜大棚,以有机蔬菜大棚、采摘园为主,引进草莓、西红柿等高产高效品种,统一施用生物菌肥,喷洒有机农药,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无公害,因产品口感纯正,深得消费者喜爱。因为交通位置优越,成为城区市民就近选择的采摘园。
生态园雇用周边村民在这里工作,翻地、换膜、除草、施肥……虽然干的都是农家的老工种,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就业门路。
“我觉得这工作很适合我,每天也不累,不耽误做饭和接孙子上下学,待在大棚里还暖和。”大棚里的员工张小梅满脸笑意地说,“每天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这儿了,家门口工作对我们这一群老姐妹来说太方便了。”
同样是在二十里铺街道的薛坡特菜种植基地内,路红勤在不停地采摘蘑菇,据他说,蘑菇从秋天开始种植,可以种到下一年的“五一”前后。“我这一个棚一天能产200斤左右,头一茬的产量占50%左右,剩下的一个月能收一茬。”
记者问起销路时,路红勤指着刚摘的一批蘑菇说,“这些都是销往我市各大市场,让市民们在过年时都能吃到新鲜好吃的蘑菇。”
这个时节里,一排排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大棚,深深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上。每个大棚里都有忙碌的身影,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年既是忙碌年,又是收获年、幸福年,大家都在为“过个好年”不停地努力着、奋斗着,共同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春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