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人民法院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解纷争,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着一方公平正义,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全市领先,2023年,嘉祥县人民法院荣获“山东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该院6个部门荣获全省法院先进。
寻求多元解纷“好拍档”
“谢谢你们调解!这么快就把钱要回来,我们公司‘起死回生’了。”
在这起买卖合同纠纷中,A公司起诉要求B公司一次性支付货款110万余元。通过“法院+调解组织”方式,承办法官指导调解员“背靠背”分头与双方沟通,积极从中磋商,帮助双方当事人重建信任桥梁,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矛盾纠纷得到实质化解。
近年来,嘉祥县人民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开展“三级联动·家事嘉调”专项活动,推进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积极构建“法院+N”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加强与相关单位配合,充分调动调解协会、行业调解组织、仲裁、心理咨询等非诉力量,引入律师、法律工作者、退休人员等经验丰富的社会人才成为特邀调解员,综合施治,共同发力,构建解纷“多车道”,2023年,诉前成功化解纠纷3171件,同比增长55.67%,“333”工作模式得到嘉祥县委及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探索案件处理“最优解”
“啥也比不上有个娘,俺们已经吵了五六年,没想到这次没等进法院,法官就帮我们调解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吃团圆饭了!”王老太的二儿子握着法官的手,擦泪道谢。
这是一起赡养纠纷,为化解矛盾,修复亲情,承办法官来到老人所在乡镇,一方面邀请乡贤参与调解,一方面引用曾子孝贤经典故事,引导当事人忆亲情、话感情,最终兄弟几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赡养达成一致。
王老太一家的亲情得以修复,正是嘉祥县人民法院将曾子礼孝优秀文化融入调解实践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院发挥“曾子故里”地域优势,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在司法办案中的积极作用,选取曾子经典故事、《孝经》名句布展法庭文化墙,设置“孝为先”“亲和苑”调解室,推行“话亲情、讲经典、释法理、解心结”四步调解法,以“拉家常”的方式增进情感、法治认同。2023年,共化解妥善审结家事纠纷1127件,促成327对夫妻重归于好,一审服判息诉率91.38%。
做好司法为民“必答题”
“大姐,我们这里有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宣传手册,您拿回家学习学习……”
逢二逢七是嘉祥“赶大集”的日子,嘉祥县人民法院在此设置了“普法摊位”,向过往村民发放普法手册、典型案例汇编等,一问一答间解开心理疙瘩、化解心中疑惑、提升法治意识。
该院成立了“法路先锋”巾帼志愿服务队和“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志愿服务队,法官带着审判经验走园区、进学校,为群众提供点单式、互动式、体验式普法活动。与此同时,将巡回审判点“搬进”村委会、农家院等地,巡回开庭、现场普法,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方”。
架设护航发展“高速路”
嘉祥县人民法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旅游景点、农业产业园、传统村落设立“法官服务站”“法庭驿站”5处,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努力将矛盾纠纷 “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2023年,该院受理一批供热合同集体诉讼案件,因经营不善,被告在案涉小区张贴停暖公告后,注销了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供热公司。案涉小区237名用热户眼看供暖无望,遂提起集体诉讼。承办法官积极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次深入案涉小区调解,并鼓励被告增强重整企业信心。日前,被告参股的新供热公司已开业投产、实现继续供暖,在妥善化解237户村民供暖纠纷的同时,又保障供暖企业可持续经营。
“基层稳则天下安。嘉祥县人民法院继续坚持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优化司法服务模式,持续擦亮特色品牌,以诉源治理成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池春水’,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嘉祥县人民法院主要负责人如是说。通讯员 孔明珠